辛亥革命与辛亥年的革命:省察辛亥革命的原因 在大众传媒领域里,“历史热”已经持续多年,辛亥革命成为时下公共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相对于严肃的学术探讨,媒体中的大部分受众,可能更倾向于“听故事”,而“故事”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的偶然性。因此,故事的讲述者则往往过分放大某些史实,以此消解整个故事背后的因果联系。例如,公共媒体上不少人有过这样的表述: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因为,如果清政府镇压四川保路运动不动用湖北新军,那么,武昌起义便不可能发生。甚至讲,如果不是起义之前出现意外事件,那么,辛亥革命至少也不会是辛亥年的革命。更有人不无想象力的认为,袁世凯出于对革命派力量的误判,才甘愿“南北议和”等等。我们当然不能否认,任何历史事件的出现都有偶然性,但是,以上观点不免沦入到对史实和文本的过度诠释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失去了对历史认知的严肃性。辛亥革命与辛亥年的革命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是负载着历史逻辑的理性认知,而后者是基于史实的经验判断,将二者并置在一起,并以此否定历史背后的普遍规律性,显然有失公允。 出于学界对基本史实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并已形成一定共识的考虑,今天我们讨论辛亥革命发生原因时,没有必要重复罗列已有研究成果。在此我们仅从政治学理论的视角,重新观察辛亥前后社会历史环境的一些特征。例如对于清政府而言,在这一时期至少展现出两个重要的特点,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其为致命缺陷:一是对社会资源的控制力差;二是让人们失去信任感。换言之,即公共基础性权力薄弱,政府公信力丧失。对于整个社会环境而言,革命逐渐取代改良成为社会变革的主要动因,而革命派则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先进力量。 一般认为,传统中国政治制度是以皇权为核心的集权制度,它以强大的官僚集团为支撑,形成封建专制统治。实际上,专制并不意味着全能,更不意味着效率,我们在晚清政府数次对外战争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它的社会动员能力远逊于近代西方国家。无论从财力、物力或人力上,它的低能、低效几乎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甚至清政府到后来在《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中也不得不承认:“国势不振,实由于上下相暌,内外隔阂,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卫国。”其实,庚子国难之后,清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即已迅速衰弱,中央权威遭到挑战,地方政权不再像过去那样受节制,中央政府甚至难以掌控军队。由此可见,集权专制与政府能力不能简单地画等号。武昌起义突然爆发,各省随即纷纷宣告独立的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当社会控制力丧失殆尽的时候,局面不是清政府所能掌控的。 辛亥革命之所以迅速席卷全国,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的三股势力之间的流转变迁。学界公认的这三股势力可以大体概括为:以清政府和保守实力派官僚(如袁世凯)为核心的守旧势力,某些地方官僚及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居中改良派势力,以及孙中山、黄兴等人为首的革命派势力。自戊戌维新之后,改良派虽然经历过阵痛,但仍没有放弃其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思路,究其原因在于这些人对清政府仍抱有幻想。预备立宪产下了“皇族内阁”的怪胎,这使清政府失去一大批先前还小心翼翼、亦步亦趋的追随者。绝大部分中间势力在革命爆发后迅速倒向革命派,特别是士绅阶层也融入到革命派队伍中,这极大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政治的稳定源自社会基础的强大,而政府的公信力所起到的巩固社会基础的作用又是尤为重要的。要得到支持,首先要得到信任,这是作为政治家的基本常识。此时的清政府一方面不肯牺牲其根本利益(实行集权),致使它失去公信力,另一方面又没有对社会资源的控制力即政府的行动能力。这样一个政权的最终命运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除去清政府自身弊端之外,辛亥前后整个社会环境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辛亥前夜的中国,革命势力已经趋于成熟,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取得胜利,坚定了革命思想;建立同盟会,组织凝聚力得以强化;在新军队伍中培养革命力量,军事实力得到加强等等。加之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群众反抗斗争风起云涌,此起彼伏,连年不断,最终给清政府以致命一击。套用列宁的一句老话:统治阶级不能继续照旧统治下去,被统治阶级也不能继续照旧生活下去。这是导致辛亥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假共和”的真价值:构建新政治秩序的努力 武昌起义爆发数月后,“南北议和”与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特别随着清帝逊位及袁世凯上台之后,中国暂时停止了暴力冲突,恢复社会秩序成为政治家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共和国体虽然底定,但在一个拥有数千年专制传统历史的老大帝国内,建立现代公共生活远比发动暴力革命更为困难。事实上,不论袁世凯的“洪宪帝制”,还是张勋复辟,这在今天看来完全是逆时代潮流的反动事件,但却恰恰反映了时人对究竟建立何种秩序的内心纠结。包括革命派在内的不少人,都不无悲观地将新生的中华民国,看做是“假共和”。其实不可否认的是,辛亥革命催生的年轻共和国,自然无法与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相提并论。但共和国体仍是不可触碰的根本问题,它至少在形式上,为中国政治的现代化走向定下了基调。纵观世界历史,民主形式与内涵若要达到高度契合,无不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苛求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一夜之间迅速走向政治现代化。坚持对历史评价事实求是的立场,用一种带着温情与敬意的心态回顾这一时期,便不难发现,时人并没有放弃建设共和国家、建立符合现代公共生活的新型政治秩序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