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11)06-0005-07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就是清政府倒台100周年,众多研究者的兴趣与视角集中于前者,而仅将后者作为“配角”。其实,晚清政府的失败是多方面的,其最后倒台是政府败治的一个典型案例。晚清政府败治是复合型和长期性的,集中表现可用三个词来概括,即“失德”、“失信”与“失能”。“失德”即统治集团早已丧失了为政以德的信念,政治道德崩溃,腐败严重,遭到社会厌弃;“失能”即政府治理艺术与技术手段落后于形势需要,难以对于国家建设进行有效管理;“失信”则是指政府政策、措施在推展方面的变形、失灵,最终走向政策本意的反面,从而使晚清政府的信用逐步流失。“失信”不是晚清政府的自觉选择,但却是相关施政措施的客观结果。本文拟在以往研究基础之上,对1880年代上海股市风潮、90年代末的“昭信股票”和清末推行《公司律》的过程进行贯通考察,以期探究这一系列“失信”事件对于晚清政府的影响。 一、从上海股市到昭信股票 19世纪80年代上海股市风潮、90年代末期发行的“昭信股票”,虽然表面上互不相干,但其实用一个因素可以将其贯串起来,那就是政府的“失信”。 上海股票市场滥觞于19世纪70年代,至1882年已“大有蒸蒸日上之势”[1]。例如原价100两的招商局股票1882年6月9日的市场价为247.5两,至同年10月12日更涨至267两。原价100两的开平煤矿股票1882年6月9日的市价为240两①。时人称“中国初不知公司之名,自招商轮船局获利以来,风气大开”[2];华商“忽见招商、开平等(股)票逐渐飞涨,遂各怀立地致富之心,借资购股,趋之若鹜”[3]。于是,股票买卖成为一宗时髦生意,商民“视公司股分,皆以为奇货可居”[4];“人情所向,举国若狂,但是股票,无不踊跃争先”[5]。上海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也曾引发国人的美好憧憬,有人甚至兴奋地预见上海股市的“日兴月盛”,标志着中国公司“气运之转,机会之来也”[6]。 但上海股市的兴盛没有维持多久,由于股票市场积聚了大量流通资金,更由于外国银行的操纵,上海银根渐紧。1882年底上海各钱庄提前结账,遂致“市面倍觉暗中窘迫”[7]。那些借资“炒”股者受到催逼,不得不售股还款,于是股票市场供大于求,各股无不跌价。次年初,上海金嘉记丝栈倒闭,牵连20余家商号先后停闭。钱庄受累不轻,于是纷纷收缩营业。加之,法军侵占越南河内,直窥云南,清政府和战不定,商民投资信心不足,胆小者“早将现银陆续收进,谨以深藏”[8]。1883年10月,山西票号忽然收账,通市骇惧。年终又受阜康银号倒闭事件的影响,市面疲敝已极。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市面各股票价格长跌不止。至本年底,各股票中价格最高的也仅为60余两,最低的只有10余两。进入1884年,受中法马尾海战的影响,“上海百货无不跌价三五成”[9](八)172,市面更坏。社会上对股票谣诼纷传,股票有卖无买,持续落价。至本年底,轮船招商局股票维持在40两左右,开平煤矿股票维持在30两左右,而长乐铜矿等企业的股票则早已在市场上消失。 股市投资的惨痛损失,使民众普遍产生对“股票”与“公司”的怨恨情绪,“人皆视集股为畏途”[10],言及公司、股票,竟“有谈虎色变之势”[11]。对民众投资心态的打击,尤以矿务股票为甚。当时市面所见,矿股居多。股市兴盛之时,民众只管购股,不问矿局营业状况。及至后来,才发现多数矿局的筹建工作尚且“一无头绪”,更谈不上赢利,于是遍生上当受骗之感。矿务股票遂致无人问津,价格跌幅尤大,有的几同废纸,使矿股成为最受商民诟病、厌恶的股票。 对于公司、股份的恐惧、厌恶,极大地影响了国人的企业投资心态。时人称:商民因有“前车之鉴”,不免“因噎而废食,惩羹而吹齑”[12],乃至“公司”二字,“为人所厌闻”[9](七)316[13](7)4358,“公司股分之法遂不复行”[14]。凡有企业招股,商民犹“惴然惧皇(惶)”,“疑以公司为虚名,以股分为骗术”,乃至有巨款厚资者也“誓不买公司股票”[15]。 近代中国第一次股市风潮使国人对股票市场大失信心。此次风潮的成因固然复杂,投机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但事后检讨,政府自然难辞其咎,因为这些发行股票的“公司”均是由各洋务大员奏准开办的,其官方背景尤为明显,大多数均为“官督商办”性质。上海股市风潮之后,清政府的股市信用难以重筑,洋务企业要想在国内募集股本变得非常困难,所以需要资金挹注时不得不举借外债。 发行股票是近代资本动员的一种重要手段,此举不仅可以集中资本,而且可以分摊风险(主要是股份有限公司),此路不通之后,对于清政府治国的金融手段有所影响。众所周知,清政府的官办银行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第一家商办银行也迟至1896年才诞生。财政困窘的清政府于是在举债方面大做文章。借外债不仅成本较大,而且权益丧失,所以其借债视角逐渐由外而内,从左宗棠筹措西征军费开始,到甲午战争时期的“息借商款”,经过多次尝试,到1898年,清政府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国内公债劝募活动[16]。此次公债之所以定名为“昭信股票”,就是要强调公债的“信用”。 晚清昭信股票虽然经过政府高层的细致设计,体现了近代国内长期公债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发行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异:在官场演变为报效,在民间则以摊派为主。虽然报效股票的官员可以得到行政奖励,但民间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则“本利无归”。时人纪述,“官办招(昭)信股票,始则付息,继亦无着,总总(种种)不平之论,纷至沓来”[17]。“昭信股票”成为广受诟病的融资案例。“昭信股票”之后,虽然间有地方公债之例,但规模与影响均已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