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11)06-0035-08 因地理位置特殊之故,自16世纪开始,台湾逐渐成为世界霸强国家的角逐、争夺之域,深为东西方各殖民者所垂涎。早先,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海上霸主曾染指台湾;18世纪后,美国、英国、法国等列强又接踵而至。美国是历史上对占领台湾兴趣较大的国家之一。自18世纪末起,随着对台湾的逐渐认识与了解,美国人曾发起一系列针对台湾的行动,企图掠夺台湾之经济,霸占台湾之领土,统领台湾之民智。①而在这一系列行动中,美国入华传教士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他们是主张美国以武力占领台湾的极力鼓吹者与强烈推动者。医学传教士出身的伯驾(Peter Parker)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曾以美国驻华公使身份,于1856年12月12日、1857年2月12日及3月10日三次致函美国国务院,建议美国占领中国台湾。 一、伯驾鼓动美国占领台湾的主张与行动 伯驾对于台湾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851年,作为驻华代办的伯驾就因“美国公民羁留台岛、被役为奴”的传闻,而应在华美侨之要求,主张派兵前往台湾搜寻、勘察,初步表现出对台湾的重视。1856年底至1857年初,他又逐步向美国国务院提出“暂时占领台湾”、“把台湾变成独立殖民地”等主张,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行动。 1.借搜寻失踪美国公民窥觊台湾 鸦片战争以降,曾有多艘欧美船只在台湾岛屿附近遇险,据传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若干西方白人可能流落至台湾、澎湖诸岛,被拘为奴或辗转贩售。1851年5月,几名前此失踪的侥幸者于台湾海域被救起并带回香港。他们不仅证实了一些传闻,而且推定仍有为数甚众的白人流落于台湾各地。时任美国驻华代办的伯驾获悉相关情况后,颇为重视,乃于6月19日致函美国驻香港领事布什(F.T.Bush),建议美国东印度舰队派舰前往搜寻。②翌日,他又在发给国务卿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的报告中阐明,台湾位于中国沿海航线的中心。近年来欧美船只在台湾附近失事频仍,受害者及相关人士一致认为,西方各国政府应义不容辞地承担保护之责,因而特别吁请美国国务院予以关注。③ 然而,真正促使伯驾对台湾产生强烈反应的是侨居广州的美国商人、其老友托马斯·奈(Thomas S.H.Nye)。奈的兄弟1848年随英国商船“水鬼号”(Kelpie)在台湾海峡失踪。通过被救回香港的那几名幸存者的信息,奈判定其兄弟仍生存于台岛。于是,他要求伯驾知会中国钦差大臣,请求中国立即设法释放所有被拘于台湾的欧美公民。同时,他还要求伯驾运用其驻华代办之权能,商请泊驻中国海域的美国舰队指挥官,尽速派兵舰前往台湾,借助领港及通译人员的协助,审慎从事探寻,以免影响被拘役者的生命安全。④1851年6月23日,奈又致函伯驾,重申其要求,并声明如果美国政府不便负担经费,他愿自付雇请通译人员之费用。⑤ 根据相关讯息与情报,伯驾亦断定台湾岛上仍有美国公民流落。于是,他采纳一位中国朋友的建议,实施“预备步骤”方案,即在厦门和福州一带雇请从事对台贸易的商人,前往台湾调查,设法与可能发现的任何欧美白人联系,取回他们的亲笔函件作为凭证,以便商请中国当局饬令释放。⑥同时,伯驾又自认为台湾地方半属独立,不属中国管辖,且居民生性野蛮,实施单纯的“预备步骤”仍嫌脆弱。因此,他汇集相关资料,于6月27日函送美国东印度舰队指挥官沃克(W.S.Walker),请求迅速派出兵舰前往台湾环岛勘察,查明究竟有无美国公民在台湾沿岸遇难,并将幸免于难者救回。伯驾还指出,探寻的结果即使不尽如人意,但因此而获得有关台湾沿岸的航路及台湾民情的情报,今后必有其用。⑦7月7日,伯驾再次致函沃克,特别强调此次派舰赴台,除执行搜寻失踪美国公民的任务之外,对于可能附带获得的任何情报,亦不容忽视。诸如所到之处的人口数目、当地居民的性格容态、各处港口的粗略图貌、台澎岛屿的物产贸易,以及港口附近的煤矿资源等等,都应密切关注,详加搜集。⑧同日,伯驾还函告美国驻厦门领事布拉德利(Charles W.Bradley),令其在厦门或福州物色从事对台贸易的可靠商人,前往台湾各口岸或深入山区打探,用明断而稳健的办法确定有无美国公民羁留该地。如果能够获取任何被拘美国公民的信件,可给予300至500元银洋的报酬。⑨ 从伯驾的信函不难看出,他反复强调并指令相关人员秘密收集台湾的各种情报,了解台岛的地理环境,毫不掩饰地暴露出其对台湾的窥觊。另外,通过此前发生在台湾附近的一些海难事件,伯驾开始深感台湾海峡及台岛居民对西方人士构成的威胁,同时亦充分认识到台澎列岛对美国东亚扩张政策的极高价值。自此,将台湾纳入美国势力范围的构想在伯驾心中逐渐滋生。 2.假清廷拒修条约谋占台湾 1856年夏,时任美国驻华公使的伯驾,因两广总督叶名琛拒绝会商修约而经海道北上。途经厦门时,伯驾获知台湾煤炭售价低廉且可大量供应、美国商人已在台湾及汕头等地进行巨额贸易等情况,尤为兴奋。他嘱咐驻厦门领事密切关注台湾煤产动态,随时提供最新信息,以备美国采取行动。伯驾曾向东印度舰队司令奄师大郎(James Armstrong)提议,美国政府的最佳策略是以占领台湾作为对清廷拒绝修约的报复,但未获对方的明确表态。⑩ 是年11月,伯驾因孤军北上对华修改《望厦条约》失败而自上海颓丧返抵香港。(11)此际,恰逢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齐向清廷驻粤大吏发起挑衅。也就在此时,在台湾从事贸易的美国人罗比内特(W.M.Robinet)与托马斯·奈提出,“如果能获得美国政府的核准和保护,他们非常愿意在台湾成立一个独立政府。”伯驾对此建议极力赞同。同时,他认为“这正是一个成大功、立大业的机会”。(12)于是,伯驾在12月12日致函国务卿马西(William L.Marcy)纵论美国在东亚的全局事务时指出,要与中国谈判修约,最好是来年夏天选择在北京或其附近地点举行。为确保谈判成功,伯驾特别提出如下建议:美国政府应会同英、法政府分别授权三国代表,允准必要时采取国际法许可的措施,作为其交涉的“最后手段”。具体而言,“如英、法、美三国代表亲临白河,而未被迎接至北京,则法国即可占领朝鲜,英国再行占有舟山,美国占据台湾……一旦三国如愿以偿,上述各地应立即归还中国,交涉当不致再生波折,各关系国最有利及最理想的结果也必可获得。”(13)显而易见,“这一表述标志着伯驾作为公使的最后一个阶段的开始。从此以后,伯驾与英、法两国公使密切合作,并为夺取台湾而准备,即使这样有可能将美国拖入与中国的战争也在所不惜”。(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