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特哈”系满语,意为“打牲”,得名于鄂温克、达斡尔等部落之狩猎生活。①探讨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的教育问题,不能不先了解西布特哈地区的历史地域与民族结构,这是分析教育问题的一个前提。据《布特哈志略》记载,布特哈其地在自然地理条件上“中跨嫩江流域,西北倚内兴安岭与内蒙诸部接连,东南临呼兰河与北满为邻”。②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裁撤布特哈八旗副都统衙门,以嫩江为界,将原布特哈八旗分为东、西两路,始有“西布特哈”之称。民国五年(1916)十月十九日,“西布辖境纵横四、五百里,村屯八十一处,男女老幼一万一千余口”。③民国十年(1921),创设布西设治局。至此,西布特哈地方行政事宜改归布西设治局治理。 从西布特哈劝业员兼教员宝麟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月初九调查的情况来看,西布特哈“其人民系达呼利、索伦两种族最多”。④有学者指出:“清末民初鄂温克族地区兴起的以汉语文教学为主、以普及近代科学文化知识为宗旨的新式教育,是有别于清代鄂温克族所接受的旗学教育的一种崭新形式的学校教育。其兴起与发展绝不是历史的偶然现象,它是与旗学教育的退化、衰落和当时教育改革、兴办新式教育的影响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⑤本文对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教育问题之考察,亦是对西布特哈地区达斡尔、鄂温克这一时期教育问题的剖析,希望通过揭示清末民初东北边疆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规律,分析西布特哈地区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内涵。 一、地方官员的关注 ——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教育发展的助推因素 作为一级行政建制,西布特哈始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⑥西路布特哈总管衙门“移设于嫩江西岸宜卧奇后屯旧总管衙门处。民国十年(1921),创设布西设治局,地方行政事宜归局治理,局址建于尼尔吉城基,总管署亦移于设治城内,办理筹划旗属生计事宜”。⑦本文所要探讨的即为民国十年布西设治局成立之前的西布特哈地区的教育问题。换言之,本文探讨的西布特哈地区教育问题的上限起自光绪三十二年,下限讫于民国十年。 第一,西布特哈总管详查当地民情。西布特哈总管为西布特哈地区最高行政长官,负责掌管西路布特哈八旗事务。西布特哈总管对待教育问题的态度无疑影响着西布特哈地区教育发展的走向。西布特哈历任总管“曰常云,西布特哈凯和屯人;曰明德,东布特哈多金屯人;曰任[任:常]庆,齐齐哈尔旗人;曰宜铿额,东布特哈满乃屯人;曰庄善,齐齐哈尔旗人;曰金纯德,呼兰汉军旗人”。⑧光绪三十二年至民国十年(1906-1921)共历六任总管。虽然未曾见历任西布特哈总管都有兴办教育的事迹,但是通过西布特哈总管在任职期间对当地民情的广泛调查,还是可以窥见彼时的教育状况。 宣统二年(1910),西布特哈地区“大小屯八十一处”,⑨民国三年(1914)十二月十日,西布特哈总管宜铿额调查后上报,“本处境界辽阔,人户稀少,屯乡星散,地脊民贫”。⑩从地理情况上看,“布西僻居内兴安岭之东南,崇峦叠嶂几遍全境”。(11)境内多山,交通不便,恶劣的地理环境抑制着西布特哈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狩猎经济仍占有主要地位。落后的经济生产方式同时也反映出当地教育的落后。 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的旗学日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新学的兴起。民国元年(1912)六月三日《署理西布特哈总管事务协领庄善声报开办两等小学及八旗小学归并设立情形呈》:“署理西布特哈总管事务协领庄善为呈报事。文案处、左司案呈,于中华民国元年五月二十二日奉都督札文内开,现当共和成立,正须教育普及,以促进行。饬该总管竭其力之所至,赓续办理,究竟能办学几处,迅即核实呈明,以凭酌夺,等因。”(12)从中可以看出,西布特哈地区创办新式学堂是民国元年(1912)之后的事情。在创办新式学堂这一过程中,地方官员的关注无疑成为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教育发展的助推因素。 第二,西布特哈士绅对当地教育的关注。有学者从社会根源上分析,指出清末民初鄂温克族地区的新式教育“是清末维新变法以来我国社会革新思潮影响下的一个必然产物;从办学宗旨来看,又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以普及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目的改良鄂温克族教育的一个必然结果”。(13)民国四年(1915)西布特哈“人民生计艰难达于极点,虽系庄农皆不注重种地,多半指渔猎、牧畜为生。现在所储之粮,十家即有八九不敷一年之用。惟系由来积习,不独此一年为然”。(14)但是,“查人民身体强壮,耐冷含(寒)贫是其特长。惟不知竞争,故甚服从。如施以强迫教育,收效当比汉人较速”。(15)西布特哈地区人民以渔猎、畜牧为生,民风淳朴,不习汉人生活,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 西布特哈地区重武轻文,人文环境相对落后。从清乡员韩中海、刘铭善报告调查西布特哈附近各屯及沿途情形来看,当时西布特哈地区尚未实现汉语教育,其“人民闭塞,视东布特哈尤甚,不但识汗[汉]文者无有,即少晓汗[汉]语者亦百不得一。迷信鬼神,倚[依]赖官府,已成不拔天性”。(16)汉语文教育不发达,认识汉字掌握汉语的达斡尔人、鄂温克人少之又少,使当地居民既不了解汉文化,也不谙农耕。但这并不是清末民初西布特哈地区教育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