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339(2011)05-0460-06 清遗民是民初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以政治观念的落后、反动为世人所诟病。其实清遗民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其政治观念也极为复杂,并非“落后”或“反动”所能概括。本文试以清遗民对共和民国的认知为例,观其政治观念的复杂性。 一、对共和民国认知的矛盾、变化性 易代前后,部分清遗民对共和民国的认知表现出一种矛盾变化性。这种矛盾变化性体现于两个方面。 1.对共和民国充满期待,后又转向忠于前清 易代之际,有些清遗民对共和民国充满期待,失望后则转向忠于前清,体现出政治观念的变化性,林纾是此类遗民的代表。 民国成立前夕,林纾在给吴畲芬的书信中表达对共和的期待之意:“共和之局已成铁案,万无更翻之理,而慕、涛二邸图死灰之燃,合蒙古诸王咆哮于御前,以震慑孤儿寡妇,滋可悲也!项城似有成算,重兵在握,已与孙中山密电往来,大抵亲贵群诺,共和立成;亲贵反对,共和亦成,不过在此数日中耳。仆生平弗仕,不算为满洲遗民,将来仍自食其力,扶杖为共和老民足矣。然德宗果不为武后所害,立宪早成,天下亦不糜烂至此。罪大恶极者为那拉氏,次则奕劻,又次则载泽,又次则载沣三兄弟及浦伦,万不可加以赦令也。弟早晚亦赴上海,以卖文卖画为生,度此余年,余则教吾数子,为共和国守法之国民足矣!”[1]这封信写于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南北议和尚未达成之前。“慕、涛二邸图死灰之燃,合蒙古诸王咆哮于御前,以震慑孤儿寡妇”,针对载慕、载涛辈反对逊位与共和而言,林纾对此表示了批判之意。“亲贵群诺,共和立成;亲贵反对,共和亦成”与“为共和国守法之国民”则透出林纾对共和成立的希冀之情,见出其对共和乐见其成的心态。与此同时,林纾还作有一诗:“此局明明肇孝钦,卅年府怨民士深。纷奢有过秦人暴,屠协无难汉族沉。纵未改元署光宅,居然漏网免河阴。今朝父老欢呼竟,鼎革原仍上帝心。”[1]137辛亥革命后,天津各大报馆都挂有“革命成功万岁”的条幅,津门父老亦欢呼革命,这些情形引发了林纾对辛亥鼎革的反思。“此局明明肇孝钦,卅年府怨民士深。纷奢有过秦人暴,屠协无难汉族沉”,林纾把矛头指向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批判其穷奢极欲,以为这才是辛亥革命的源头。“今朝父老欢呼竟,鼎革原仍上帝心”,林纾对革命大加赞扬,并认为共和代替满清是天运使然,是“道”之所在。这首诗体现了林纾对共和的认知,反映出鼎革之际的乐观心态。 但在共和民国成立第二年,林纾却开始拜谒崇陵,以清遗老自居。“1913年4月12日,光绪帝寿定皇后奉移崇陵的次日,他即以布衣身份独自去谒崇陵,凭吊光绪皇帝:‘孤臣痛哭拜墀下,枕春触眼如秋凉。卫士见状动愕骇,衣冠颓敝宁老郎?’来谒崇陵的都是‘光宣历历数朝士’,只有林纾是布衣书生,他的墀下痛哭的模样比任何一个满清大臣朝贵都来得悲恸,连守陵的卫士也为之惊骇动容。”[1]161这表明林纾的政治立场已经发生了改变,已经由最初乐见共和之成转向忠于前清了。 事实上,林纾政治态度的转变并非偶然,主要源于民初的社会现状。在政治方面,革命虽然达到了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的目的,但“1912年的解决办法是一种不稳定的妥协。……对于早期献身革命的人来说,新的安排远不是理想的。……一位立宪总统不明确承担为革命或者为共和而献身的义务……袁不愿意离开北京去南京……更加使人不安的是:有经验的革命家的作用遭到限制,在北京的首届共和内阁里,他们被排除在财政、军事职位之外。”[2]通过南北议和,袁世凯得以出任民国总统。但袁世凯并没有奉行《临时约法》,还通过一系列手段把内阁变成自己的御用机构,最终导致二次革命的爆发。而且民初多数省政府实行自治,党派林立,外国势力也借机扩大殖民地。在经济方面,民族资本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整体而言经济增长缓慢,人均收入没有增长[2]160。在这样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共和制的优越性没有体现出来,社会反而陷入动荡之中。在文化方面,入民国后儒家伦理道德遭到人们抛弃的命运:“共和实在好,人伦道德一起扫。入手去了孔先生,五教扑地四维倒。”对于林纾这些被儒家文化所化育之人而言,文化的背叛更让人难以接受。如果说民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状况让林纾失望,那么民初文化方面的状况则令其心痛,这引发了他对共和民国的再认识,写下充溢愤懑之情的《共和实在好》:“议员造反亦无罪,引据法律施黄雌。稍持国法即专制,大呼总统要皇帝。全以捣乱为自由。……男也要自由,女也要自由,青天白日卖风流。如此瞎闹何时休,怕有瓜分在后头。”林纾为伦理道德之沦丧感到痛心,对共和感到失望。痛心失望之余,林纾开始怀念起奉行儒家伦理道德的清王朝,于是转而拜谒象征满清的崇陵。1913年12月16日,林纾顶着寒风大雪拜谒崇陵:“方纾首途时,大雪兼天,千里一白。车过易州,冻欲僵指,然车中望眼,但注西陵,初不省严风之裂面也。”[1]161林纾一生有九次崇陵之行,并多次得到溥仪嘉奖,在思想上、行动上均表现出清遗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