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与窘迫:17世纪荷兰小画派命运解析

作 者:
张军 

作者简介:
张军(1970- ),女,四川宜汉人,西华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西方艺术史,四川 成都 610039

原文出处:
艺术探索

内容提要:

17世纪的荷兰小画派一反矫饰浮华之风,追求自然平实之美,使绘画艺术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由此形成了真诚的基本特质。遗憾的是,由于整个欧洲社会以及时代的原因,荷兰小画派并没有在整个欧洲大陆得到重视,同时由于艺术品商业化带来的冲击及派系纷争等缘由,致使荷兰小画派艺术家不管是在艺术创作上还是在个人生活上均显得十分窘迫。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12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J1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53(2011)06-0136-03

      17世纪是荷兰绘画的黄金时期,该阶段的荷兰绘画继承了尼德兰民族的艺术传统,并从新兴的资产阶级及普通市民的审美需求出发,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摒弃了绘画题材的过分戏剧性,一反矫饰浮华之风,追求自然平实之美,使绘画艺术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荷兰小画派就是这一时期荷兰绘画的代表,其代表人物有哈尔斯、伦勃朗、维米尔等。他们的作品不仅在题材上突破了传统表现内容的局限,在形式上也是对佛罗伦萨画派理念的先行,并对威尼斯画派只注重色彩灵感和色彩想象的主观性创作思路进行了变革,以一种异常开阔的视野放眼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本身,使现实世界以无比丰富和真切的面貌更充分地展示在人们面前。遗憾的是,由于整个欧洲社会以及时代的原因,荷兰小画派并没有在整个欧洲大陆得到重视,同时由于艺术品商业化带来的冲击,致使荷兰小画派艺术家不管是在艺术创作上还是在个人生活上均显得十分窘迫。

      一、对17世纪荷兰小画派的历史性考察

      17世纪经由尼德兰革命而获得独立的荷兰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独立后的荷兰由新兴的资产阶级掌权,实行新型政体,也因此改变了世袭贵族和教会僧侣的传统地位。此后,以宗教和神话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便失去了市场,而符合市民及中产阶级口味的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肖像画却得以蓬勃发展。这些以写实手法表现人民生活和自然风景的作品摆脱了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依附,摒弃了宗教性和贵族气息,更多地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生活和审美需要,并开始强调作品的商业性和装饰性。在选题上,由于绘画本身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商品而被放置于普通家庭,故传统的古代神话故事或者宗教圣经故事题材也不再是主流,日常的人物、事件开始出现在画作中,从而更好地贴近当时的市民生活需要。此外,由于绘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被设定为普通家庭、办公室及饭馆等场所的装饰用品,绘画的装饰性也开始得以强化。相应的,过去仅仅作为绘画背景的装饰与景物也开始发展成为作品中的“主角”,并产生了专门的风景画和静物画。另外,就市场需求来看,由于资产者和市民阶层希望为自己树碑立传、装饰厅堂居所、美化生活环境和附庸风雅,油画的市场需求极大,荷兰绘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至此,荷兰小画派也得以形成,其形成的缘由从前述历史性考察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因为其作品的画幅比较小,适宜于市民阶层悬挂室内以装饰居室之用。此外,这类画作并不关注重大的社会题材,反而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述,恰好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

      二、真诚——荷兰小画派的基本特质

      黑格尔对热衷于描绘现实生活的17世纪荷兰小画派有过这样的评价:“他们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热情和爱恋,是对自己征服自然的斗争的肯定和歌颂。”[1](p369)那些朴素平淡的乡村田园、洁净雅致的日用器具、安然晏如的普通人物,乍一看去,着实没有什么倾向性,但是,稍微了解荷兰历史的人都知道,所有的这些宁静和甜蜜,正是荷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目的和追求。此外,荷兰小画派对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细节的摹写,“例如一些很普通的房间、器皿、人物等等作那样津津玩味的精心描述,表现了荷兰人民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热情和爱恋,对自己征服自然(海洋)的斗争的肯定和歌颂,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继续延续和保存,才可能使其艺术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兴趣去描绘、欣赏、表现,使它们一无遗漏地、全面地、丰满地展示出来。”[2](p78)

      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国家,17世纪的荷兰人充分地认识到了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如何表现人的自信心,如何反映人的现实生活、情感,自然就成为当时的画家所重点关注的主题。因此,该时期的绘画作品,无论是肖像画、风景画还是坚持传统的风俗画,无一例外的都致力于对所要表现的对象的忠实描绘,并总是习惯于在作品中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情绪。这一特征在伦勃朗三幅不同时期的自画像中表现得尤为充分,老年的伦勃朗遭遇了丧妻、事业各方面的不幸,虽然他透过自画像将这种沧桑感予以表现,却丝毫没有颓废的影子,更多仍在描绘人物的自信和宽容的精神面貌。

      此外,这一经历了数十年战乱的新兴国家的国民,也必然较他国更为关注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安宁的生活状态。故而,哪怕仅仅是普普通通的一架风车、一把吉他、一座磨坊、一个酒吧、一罐牛奶、一片林荫、一条乡村小道等等,都因其折射出和平与安宁的韵味而备受关注和欢迎。此时的荷兰绘画,显然不再关注宏大的主题,也无意追忆苦难的历史或展望不可知的未来,值得关注的只会是现实的人生和日常的生活。“他们最感兴趣的是环绕着他们的现实生活的人物活动、美丽多变的大自然风光、安静舒适的家庭生活,他们的艺术对象触及荷兰所有社会生活:从商人到乞丐、从高贵的餐具到丰盛的食物、从赌场到妓院、从家庭琐事到酒店打架都可以入画。”[3](p181)

      可以说,17世纪的荷兰画家用他们卓越的现实主义视野和精湛的艺术语言,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他们通过丰富的艺术题材、多样的表现形式,借由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肖像画乃至风俗画,较好地迎合了社会的多元审美需要,因此,必然会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