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

——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生活是德育的根基,而不仅是德育的手段,生活与德育具有本体的关系。德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建构”生活;不是回归“现实生活”,而是建构“可能生活”。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德育不仅关注道德“生活内容”,而且关注“道德生活方式”。因此,德育就是生活德育,是个体在完整的生活内容中,以道德的生活方式,自觉建构一种道德生活。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2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世纪90年代,随着对知性德育脱离生活的批判,“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得以凸显。新世纪以来,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继而提出了“生活德育”的思想,并在新一轮义务教育阶段品德课程改革中得以贯彻。德育走向生活,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同,但还存在着诸多分歧和模糊认识,需要进一步地讨论和厘清。

      一、生活对德育不只具有工具意义,更具有本体意义

      考察有关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研究者提出“德育回归生活”,多是基于对现实德育实效性不满的反思,因此,提高德育实效性,“回归生活”便是重要的路径。有学者认为,之所以德育会脱离生活,是因为德育课程以知识为逻辑,注重道德知识、道德规范的传授,有学者将其定位为知性德育。知性德育培养的是杜威所说的具有“关于道德观念”的“道德知识人”,而不是具有“道德观念”的“德性人”。生活德育,就是针对知性德育的问题而提出的。

      理论上,德育回归生活,受到哲学界尤其是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极大影响。胡塞尔针对实证主义的科学危机,提出“回归生活世界”。有学者借助于胡塞尔生活的理论,认为传统的道德教育受“知识中心主义”的影响,成为科学世界的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相脱离。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是根治科学世界道德教育问题的良方。

      可见,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德育回归生活”都是基于传统德育“脱离生活”、“与生活世界相剥离”的时代问题而提出的。无疑,生活是纠正德育问题的手段,具有工具的意义。但我认为,生活之于德育,绝不只是纠正“德育脱离生活”的手段,而是德育的根本,具有本体的意义。

      1.道德的产生与发展源于生活

      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世界,就在于它是一个道德的社会。道德在人类社会中是如何产生的?历史上有过“神启论”(道德是神灵的启示)、人性论(道德是人性的自然倾向)、生物进化论(基因决定着人的道德)等多种道德起源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源于人类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马克思说,物质生产生活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是一切历史的前提。物质生活形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是人对自然的主客体改造,它本身不具有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但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不是单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生产的过程是人与人合作共同作用于自然的过程,它“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①所以,伴随着物质生产过程,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以及随之形成的社会关系。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只要有交往、有合作,就需要道德。孤立的人,没有社会生活,其行为也无所谓善恶与道德。

      社会交往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物质生活中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产生了道德的需要和道德关系。不仅如此,人类的生活,除了物质生活,还具有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宗教生活、精神生活等,这些生活中也会产生道德需要和道德关系,但这些生活都受物质生活的制约,“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②社会关系中的道德,受物质生活的制约,是物质生活的派生物。“从历史的源头来考察,道德从根本上源于生活的需要,源于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社会性交往。”③

      2.生活的维系和发展需要道德

      道德源于生活,是因为生活需要道德。道德在生活中,生活离不开道德。离开道德的生活不存在,也不是人的生活。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同样也可以说,没有道德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没有意义的生活。人生活的意义就在于道德,道德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的本体规定。在这个意义上,道德与生活具有同一性。生活都是道德的生活,尽管不一定都是良善的生活,但一定蕴含着道德的因素。道德是生活的内在规定,是生活的魂灵。

      “道德既是人存在的方式,同时也为这种存在(人自身的存在)提供了某种担保。”④而人在生活中存在,道德也因此成为生活的存在方式,为人的生活提供某种担当。弗兰克·梯利说得好:“道德规范的目的在于使个人和社会的生活成为可能,道德行为具有促进个人和社会利益的倾向。可以说,道德划了个圆圈,人们在圆圈内可以安全地追求各自的目的而不会相互伤害”。⑤人类社会需要道德,道德成为生活的必需,因为道德作为一种主体间的关系,维系着主体间的平等与自由,维护着各自的利益,使彼此间相互合作,共同构成一个良序的社会。道德维持生活秩序,减少生活中由于利益纷争而导致的摩擦与矛盾,发挥作为生活调节器的作用,为人类生活的正常运行提供担保。这是道德的基本职能,也是生活对道德的基本要求。但道德对社会生活的意义,不只局限于维系生活,还必须引导生活向着善性方向发展,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道德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⑥。引导生活,走向美好,这是道德的最高目的,也是人类追求道德的不懈动力。

      3.个体的德性在生活中生成

      道德源于生活,基于生活的需要。生活是个体生命的动态生成,是人的生命历程的展现。人的生活是由各式各样的活动所缔造的。自然界无法满足人的需要,人只能通过实践活动创造自己的生活。所以,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⑦。人是生活世界的主体,人的实践是生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人通过实践,改造已有的生活,生成和创造新的生活。因此,生活与实践是统一的,没有实践,也没有生活。实践性是生活的基本属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