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诠释与践行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庆华(196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原文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面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意,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采用辩证思维方式来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澄清国内存在的由于知性思维逻辑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生的误区,以点带面,为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开展赋予更充分的活力。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2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6-0026-04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当今,国内众多学者正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怎样才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阐释和践行,这就需要我们从动态、静态两个方面来分别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剖析,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运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探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进一步推进面向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分析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基本的理解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走向具体,由深奥走向通俗,由被少数人掌握理解发展到被人民大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同时,又是人民大众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指导个人自己的生活实践、指导各行各业的生产建设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的整体建设。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进一步阐释应从动、静态两个方面来理解,也正是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解的两个对立的立场。

      当前,有部分人依然以知性的思维逻辑在静态的意义看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三个词。对“马克思主义”从静态角度理解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关于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著作,是一个已经固定的整套理论,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的真理。将这个既在的“普遍真理”灌输给“大众”,就能使我国人民大众了解马克思主义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而若将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一个“完成时”,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已经完成于过去,静止于当今和未来。这就必然会造成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大众中的流行。“过时论”声称,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时的成就,其对生产力、社会结构、资本以及阶级的论述只适合于那个世纪西方的历史现实,而随着历史的推进,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社会结构、资本以及阶级关系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在他的时代创造的理论只能止于他的时代,对于今天的世界已经过时了。而对“大众”和“化”的静态理解以对马克思主义的静态理解为前提基础,其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只要作为宣传标语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传递和灌输给大众,让人民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能够达到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效果。由此可见,从知性的静态思维逻辑出发,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词,而将“大众”作为宾词,则会产生马克思主义总是被灌输给大众,大众总是在被动中接受马克思主义。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则是采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首先,从动态的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揭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内在地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应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坚持和发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程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历史问题而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谈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而即使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观点拿到实践中进行检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凡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原理,就应该结合实践坚持该观点并加以发扬光大。而对马克思主义中的个别观点或结论若被实践检验和证明是有局限性的,则应该给予大胆地扬弃,但必须注意的是要客观辩证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其次,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在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发展的态度的合理前提下来考虑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一词本身就含有大众化之倾向,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三个词之间也存在着一种辩证逻辑。这个辩证逻辑展开便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既要使内含着发展观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走向具体、由深奥走向通俗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从而内化为大众群众的真正信仰,也要使大众群众自觉用批判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的观点来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让群众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应该是在批判前提下的继承,信仰则是在理性基础之上的信仰。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未能结合具体的历史时代来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时,对马克思的继承则一定不能称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当大众没有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大众对马克思主义推崇则不能称之为大众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是一个互动、互为发展的过程,这个互为发展的过程即为“化”的过程。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诠释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聚居地,具备了推进马克思主义普及的优势条件。据教育部2009年统计数据:在200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的在校总人数就已经达到了两千多万人,学生党员达到了一百多万人,共青团员达到了一千七百多万人。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面向高校大学生成为可能时,就会极大地促进全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重要的途径。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的不同认识,导致实现面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有两种理论模式:即静态的名词性诠释和动态的动词性诠释。名词性诠释的理论路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化、大学生——大众”,所呈现的是知性逻辑的思维方式,即认为面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来“化”大众(大学生)这个客体。只注重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既定的文本教材来使之不断地简单化、通俗化,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本教材中的各条各例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和记忆时,马克思主义也就大众“化”之。其采用的“化”的标准是大学生对现今通行的马克思主义教材中的内容的了解和记忆程度。这其中忽略了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性作用,而将马克思主义的既成理论文本作为灌输教材,采用填鸭式的教导和教学模式灌输给大学生,使大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教材和书本教条的客体地位。在这个静态模式中,马克思主义是作为既成理论教条而被看待的,理论教材失去了马克思主义本身包含的前提批判的哲学蕴涵以及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而只剩下了条条和框框,极容易导向教条主义,从而导致大学生作为被动的客体地位时往往出现看书时记条条、背诵时背条条、考试时答条条的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