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创新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仲兆华,男,江苏沭阳人,徐州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江苏 徐州 221116

原文出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它也必然随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方法等确立了发展、创新的基本准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原则创新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也不是脱离实际的凭空臆造,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着重从“理论创新、切合实际、开放多样、注重实效”四个方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2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6425(2011)06-0129-04

      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方法、载体等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更具有先决性、规定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原则创新的科学性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科学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其原则创新必须先行。

      一、理论创新原则

      实践的正确开展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创新同样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其创新必须以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一)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理论创新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十分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存在严密的逻辑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经济关系和物质利益的原则,科学地解释了人们从事政治斗争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物质动因。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观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进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基本前提。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保持理论创新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科学创新研究,还必须坚持这一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精髓和实质。当前,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努力把握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特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创新提供了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保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方向性和时代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以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方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为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理论体系,进行理论创新,除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宏观指导外,还必须广纳博引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是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它对本学科体系中的其他学科都具有指导作用。作为教育学科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当然也应该遵循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这为探索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变化规律及其成长成才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是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依据。再如,伦理学是研究道德起源、道德本质、道德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所揭示的道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原则和规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借鉴和运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更好地研究和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此为指导,无疑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科学性。

      二、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反映了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关系,也揭示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当代,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联系经济全球化的实际,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对人的素质,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既要有现代科学技术和国际贸易、经济管理等知识与能力,也要有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政治素质,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素质。因此,科学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主动联系经济全球化这一当今世界最大的实际,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二)联系多样化的社会实际,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存在的多样化,对推进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增强社会的活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没有多样化,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1]社会存在的多样化在客观上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的多样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思想活跃而又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而言,更易于受多样化社会存在的影响,在思想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主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尤为明显。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情况、新变化源自于多样化的社会存在,是大学生对多样化社会存在在思想观念上的直接反映。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紧密联系多样化的社会实际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三)联系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有效地推动了高校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教育收费制度及后勤社会化等改革措施,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也带来了诸多思想问题、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与高等教育改革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准确把握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同时,也只有切实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其思想问题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得到有效增强。

      (四)联系网络化、信息化的实际,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