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上对港口的扶持和投资,政策上对物流产业的倾斜,港口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物流业务相关企业。根据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不同,这些企业可分为: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单一物流服务提供商、专业物流服务提供商、辅助物流服务提供商和物流服务需求者[1]。由这些企业所形成的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对外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集群的竞争力越大,越能拉动腹地经济的增长。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测评指标体系,准确评价各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状况,指导港口及物流业政策的制定,成了关乎地区物流产业及港口发展的重要问题。 现阶段对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该方面最有影响的理论是波特的钻石模型和Padmore等的GEM模型[2]。二是对物流产业的评价研究。例如,Wood从多个方面评价了12国的物流状况[3],姚建华提出了评价物流产业的指标[4],谢茹鹤等设计了评价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的指标[5],张春梅等对内蒙古物流产业发展情况作了评价[6]。三是对港口竞争力的评价研究。例如,李世泰和张联军等分别对评价港口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做了研究[7][8],马永刚基于一个竞争力评价模型对港口竞争力进行了研究[9],李丽等分析了环渤海湾的港口竞争力[10]。上述研究只是将产业集群、物流产业、港口分开进行各自的竞争力分析,但对港口与物流产业集群进行综合研究的文献比较少见。基于此,本文将上述三者融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以期为辽宁省提升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体系 构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评价体系要依据三个原则:第一,测评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为了反映不同时间段各集群竞争力的高低及其经营管理水平的变化。第二,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由内外部因素共同决定。第三,指标的选取要有代表性和可计算性。依据以上原则,结合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本文从港口状况、物流产业及腹地经济三个方面提取了测量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指标。按照数据的可得性及稳定性,又将一级指标细分为22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1)港口状况。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核心是港口,集群内部的企业围绕港口开展经营活动,因此,测评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首先要评价港口的竞争力状况。本文主要选取了港口泊位数、万吨级泊位数、码头长度、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等硬性指标,以及港口总资产、港口总利润等财务指标。 (2)物流产业。衡量产业集群发展的好坏主要依赖于集群的规模状况,如物流产业总产值、物流产业从业人数、LQ系数、公路货物运输量、铁路货物运输量、航空货物运输量、人均邮电业务量等。鉴于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受政策的影响较大,不同地区政府的支持力度、鼓励措施不尽相同,因此,本文还增加了政府对物流产业的投资、物流产业税收额两个指标。其中,LQ系数为产业聚集度系数,本文采用区域物流产业与外部区域的输入输出差异关系来反映。具体公式为:
(3)腹地经济。腹地经济是一个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强大的后盾保障,腹地经济发展得好,能提供的货源、客源就多,就越有竞争优势。反映腹地经济最重要的指标就是GDP。针对港口的口岸开放性,对外贸易额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也是衡量腹地经济的重要指标,除此之外还有财政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等。
三、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 1.熵的概念 熵的概念来源于热力学,后来在工程技术、经济社会中得到应用,是一种多目标决策的有效方法。在信息论中,信息熵是系统在无序状态下的一种不确定度量[11],假设系统可能出现n种不同状态,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j=1,2,…,n)时,该系统的熵值为:
2.基于熵权法的竞争力评价模型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评价分析主要依据熵权TOPSIS模型。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是由Wang和Yoon在1981年首次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12]。TOPSIS法较传统的用于评价问题的多元统计法来说,具有分析原理直观、计算简便以及对样本量要求不大等特点[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