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来说是产品在实物运动中,如包装、搬运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和。目前,对我国物流成本,学者们有种种说法,有的把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作为衡量一国物流成本高低的唯一指标,有的认为物流成本直接推高了物价水平,有的混淆流通成本、物流成本、运输成本和通行成本概念,有的拿国内物流成本与国外不同口径地相比,还有的认为国内各行业运输成本普遍上涨。笔者认为国内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是多因素助涨的。 一、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高:并非表明物流成本高 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发布报告称,201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7.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8.1%,高于发达国家1倍,高于美国3倍。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7.8%。因此,有专家学者作如下分析: 1996年~2011年,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美国分别为10.3%、10.2%、10.1%、9.9%、10.1%、9.5%、8.7%、8.5%、8.6%、8.6%、8.5%、8.4%、8.1%、7.7%、7.6%、7.3%,期间平均值为8.88%,中国分别为21.1%、21.1%、20.2%、19.9%、19.4%、18.8%、18.9%、18.9%、18.8%、18.6%、18.7%、18.5%、18.4%、18.3%、18.1%、17.8%,期间平均值为19.10%,高于美国10.22个百分点;运输费用占GDP比重,美国一直在6.0%以下,而中国基本是在10.0%以上;管理费用,美国一直维持在0.3%~0.4%,中国则达2.3%~3.3%,高于美国8倍;库存费用占GDP比重,美国分别为3.9%、3.8%、3.7%、3.6%、3.8%、3.2%、2.8%、2.7%、2.8%、2.8%、2.6%、2.5%、2.4%、2.3%、2.2%、2.2%,中国分别为7.2%、7.4%、6.7%、6.0%、6.0%、5.9%、6.1%、5.9%、5.9%、5.8%、5.8%、5.7%、5.6%、5.5%、5.4%、5.2%。以2011年为例,中国物流运输费用4.4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1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2.2%,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库存费用2.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增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5%,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在库存费用中,利息费用1.2万亿元,同比增长26.3%,占库存费用的41.2%,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比较的结果来看,国内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确实高于美国,包括分项目类别占GDP比重也较高,但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并不能表明我国物流成本高。 因为物流总费用和物流成本不是同一概念。物流总费用是指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支付给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物流环节的费用;应承担的物品在物流期间发生的损耗;社会物流活动中因资金占用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社会物流活动中发生的管理费用等。而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物流成本=社会物流总费用/物流总量。以2011年为例,我国GDP为471564亿元,德国为25700亿欧元(约为213227亿元),中国约为德国的2倍多,但从全社会物流总量来看,德国的货物周转量只有我国的1/15,其中铁路货运周转量只有我国的2.5%,公路货物周转量只有我国的15.3%,航空货物周转量只有我国的35.2%,国际海运装货量和卸货量只有我国的2.3%。德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远低于中国,这也自然导致德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低于我国,但这并不能代表德国的物流成本低于我国,事实恰恰相反,德国的物流成本和物流价格远高于中国,在货物重量、运送里程相同的情况下,德国货物托运的标准价格约为6.6欧元,我国是14元人民币,德国是我国的4倍。王珍珍、彭燕(2011)指出,单纯用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衡量我国物流发展水平是不科学的,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再者,物流总费用取决于全社会的物流总量(总周转量)和物流成本两个关键因素,在物流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全社会的物流总量越高,物流总费用也会随之升高。由于经济结构与发展阶段不同,世界各国在实现相同单位GDP的过程中对货物运输的需求量也不同。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上百年工业革命的发展,GDP增长及构成主要是高科技、信息产业、金融服务、生物科技等,其结构特征是以内需消费为主;而中国GDP增长及构成主要是依赖投资、建设和出口,表现出很强的生产型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GDP对货物运输的需求量远高于发达国家,这才导致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高于发达国家。 二、物流成本直接推高物价水平:其实另有推动力量 有专家认为物流成本是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物流成本成为商品价格上涨的“助推器”,无论是工业品、农产品还是服务商品,其物流成本上升最终都将转嫁到商品或服务价格中去。物流成本上升与商品价格上涨的相关性,可以得到物流成本增长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率的相关系数为0.98,表明二者存在高度相关关系,物流成本每增长1%,会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0.17个百分点。2005年~2010年,受供求失衡、燃油价格上涨、劳动成本提高和租金不断攀升的综合影响,全国物流成本累计上升136.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升17.2%。而物流成本对价格上涨的传导机制表现在:运输成本增加导致价格上涨,管理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税费成本上升推动价格上涨,制度性成本高昂推动价格上涨。也有学者以菜价风波为例,实证认为流通成本畸高成为中国CPI快速上行的一部“发动机”。目前生鲜产品的中间流通成本占总成本的70%,比国际上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导致蔬菜的零售价格比批发价格高80%~100%。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2011年1月~4月,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2.4万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运输费用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4%;管理费用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库存费用0.81万亿元,同比增长23.2%。如此高而且快速增长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必然导致不少商品价格攀高,会大大推高物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