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的58.5%,缴纳税金占全国的50.2%,吸纳了75%的城镇就业人口和75%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2008年年底发生的金融风暴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国内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中小物流企业来说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是步履维艰,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困扰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中小物流企业难以享受平等的融资待遇,缺乏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所需要的抵质押担保和健全的财务报表,它们往往融资无路、求贷无门。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了供应商订单完成的质量和能力,也影响了经销商销售和周转的速度。 对此,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解决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财政税收政策降低中小物流企业成本;引导和支持中小物流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等。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应结合当前供应链模式兴起的背景,使中小物流企业通过依赖核心企业的资信和供应链的整体实力,使自身的信用等级获得提升,从而从银行获得宝贵的资金,供应链金融为中小物流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提供了一条战略捷径。 二、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及其模式对比 1.供应链金融的含义及特点 (1)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简单地说,供应链金融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银行通过审查整条供应链,在掌握供应链管理程度与核心企业信用实力的基础上,对其核心企业及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开展综合授信,并将针对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变为产业链风险管理,[1]在帮助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同时,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了一种有别于旧的融资模式的新的融资途径。 (2)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供应链金融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在这个链条中,只要核心企业力量比较强,链条中企业之间的合作比较稳定,即便为其提供配套服务的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比较弱,银行也可以考虑把资金贷款给中小物流企业。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上下游配套中小物流企业,解决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使中小物流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下,处在供应链上的企业一旦获得银行的支持,使资金这一“脐血”注入配套物流企业,也就等于进入了供应链,从而可以激活整个链条的运转,而且借助银行信用的支持,也可为中小物流企业赢得更多的商机。 2.新旧两种融资模式的对比分析 在新旧两种模式中,银行与供应链中企业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如图1、图2所示,在传统的融资模式中,供应链上的企业分别由不同的银行提供贷款,通常情况下,实力较强的核心企业能够获得银行的优惠条件从而获得较多的贷款数额,而往往更加需要“输血”的上下游中小物流企业由于不能够提供足够的不动产作为抵押,无法获得信用担保,导致银行在给中小物流企业提供贷款时往往要求苛刻且数额较小。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中,处于上下游的中小物流企业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能够获得同一家银行的贷款,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获得较多的优惠。这样一来,供应商也能够对核心企业留有较长时间的账期,同时核心企业也可以获得对分销商的更多销售能力。所以总体看来,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下,银行关心更多的是需要融资的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情况,即需融资企业上游和下游企业的商业信用良好,且该融资企业有相对稳定的订单。对比两种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展现出了自身的优势。
图1 传统融资模式中银行与供应链企业的关系
图2 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银行与供应链企业的关系 (1)供应链金融的功能更加强大 一是供应链金融实现了三流合一。在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是共同存在的,信息流与资金流的结合将更好地支持和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货物与服务往来(物流)。[2]从传统意义上讲,企业会将注意力集中于加速供应链中物流的流转上,但资金流的流转对企业来说同样很重要。随着市场全球化的发展和新兴市场上浮现出越来越多的贸易机会,资金流已经成为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时特别关注的管理重点。[3] 二是供应链金融更好地促进了企业间的信息沟通。为确保整条供应链能够顺利进行,物流企业必须总揽全局,了解上下游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物流和资金流信息。供应链一旦出现问题,会引起整个链条上企业资金的运作问题。因此,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都会更加关注整个链条上资金流乃至物流的状况,从而促使各企业间的沟通向深度化、及时化、广泛化的方向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