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与区域物流能力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作者简介:
李丽(1970- ),女,河南南阳人,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黄超(1987- ),男,湖南岳阳人,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刘琦杰(1989- ),女,山西长治人,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48)。

原文出处: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基于产业转移与区域物流能力的相互关系,分析探讨了产业转移与区域物流能力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采取梯度系数法评估京津冀地区产业梯度,并运用模糊物元理论评估京津冀地区2004~2009年间的物流能力,综合实证结果进一步对探讨结论进行验证。产业转移通过推动物流产业带的形成、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物流业竞争力、改善物流环境和改变物流衔接模式影响区域物流能力;区域物流能力通过现代物流管理、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产业聚集、改善投资环境和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产业转移。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能力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缺少前期规划、信息化水平仍然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2 年 03 期

字号:

      一、产业转移对区域物流能力的影响

      1.产业聚集推动物流产业带的形成

      根据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0年首次提出的“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一般是基于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从增长中心不断向外围地区扩射传导的。一个地区如果成为增长极就会促使物流经济的空间聚集。从产业集聚角度,区域物流的演化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区域物流的点状聚集阶段。城市首先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物流活动点状聚集,带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2)区域物流线性聚集阶段。(3)区域物流网络化发展阶段。区域内物流资源通过点—线—面的连接形成网络体系,加剧了企业间的经济活动往来,物流资源不断聚集,使区域经济呈现生产集聚与物流集聚的双重特征。

      2.物流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经济落后地区的大多数物流企业是由运输公司或仓储公司转化而来,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等环节,而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无法提供完备的物流服务。中小物流企业的专用性物流服务千差万别,企业也不能通过第三方物流将该类物流需求外包,企业间的物流服务不能共享,造成了资产的闲置和浪费。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同类企业在空间上更加集中,物流需求相同的制造企业通过将相关物流业务外包,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各个流通环节的成本。随着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物流业大量涌现,不断向集聚区集中,从而形成物流园区。物流园区整合了物流资源,实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共享相关设施,减少物流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规模效益,促进了物流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3.有利于提高承接地区的物流业竞争力

      美国学者波特指出产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是产业要转型升级。随着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低技术密集型行业不断向落后地区转移,使落后地区对物流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产业转移加速了全社会商品、信息和服务的流通,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我国现代物流业供给总量的快速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物流业通过现代物流管理对物流资源重新进行整合,物流管理从对物的处理提升到对物的加值方案设计、解决和管理上,由功能整合转向程序整合,由信息保留转向信息分享,提升了物流业的竞争力。

      4.物流环境不断改善,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方面,各地政府为了吸引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本地区转移,会提高对外服务水平,加大对本地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物流环境;另一方面,产业在转移的过程中也会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地方财力不断增加,加大地方政府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信息化是实现业务流程最优化的基础,可以简化流程、降低作业时间。作为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特征和客观要求,物流信息化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呈现整个物流运行环境全面推进的发展势头。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在选择投资地时通常会考虑当地的物流环境,物流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服务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投资因素。

      5.制造业与物流业合作加强,改变了两者之间的物流衔接模式

      过去制造业与物流业间的合作大部分仅限于运输、仓储等业务,缺乏深度的沟通与合作,导致信息不对称、物流成本增加等降低整条供应链价值的行为。区域内产业转移过程中,每家制造业都要面对大量的销售商和供应商。制造业希望自己的库存降到最低,每次订货量少频率高。制造业与物流业间的交易次数增加,区域内大量制造业开始转向专业物流服务,物流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壮大到形成物流园区的过程。物流业与制造业间的合作不再局限于运输、仓储等业务,物流交接模式由“多对多”变为“多对一”,节省了交易双方的时间和成本,推动了区域物流的持续发展。

      二、区域物流能力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1.现代物流管理加快了产业转移的进程

      现代物流管理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现代物流着重于对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通过优化产业生态链,衔接产业生态链的各个环节,加速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进程。

      2.承接地区通过加快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顺利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现代物流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的特征,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现代物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降低了成本。在发达地区加工制造业向承接地转移的过程中,物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承接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物流业作为制造业产业链中关键的一环,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承接地是否能成功承接发达地区转移的制造业。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物流的信息化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信息共享是制造业产业链一体化运作的前提。

      3.区域物流推动产业聚集

      区域内的物流节点能够带动区域内各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聚集。由聚集点向线状基础设施方向延伸,辐射一定范围的物流产业带,随着聚集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现代物流技术、设备等重要设施的不断发展,形成现代化的物流圈。区域内物流节点、物流带、物流圈逐步形成区域物流网络空间,合理规划物流空间布局能够带动区域内产业聚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