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至1980年为盖莱克在波兰当政的10年。对盖莱克本人及其所推行的社会经济政策的得失,在波兰政界和学术界的书刊文章中有褒有贬,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不准备对盖莱克的历史功过作全面评价,仅就其推行的“调整发展战略”谈谈个人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的同仁。 一、“高速发展战略”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容 1970年12月,爱德华·盖莱克接替哥穆尔卡,当选为波党最高领导人。盖莱克出生于矿工世家,他13岁起就开始当矿工,后随母亲移居法国,不久加入法国共产党。后又赴比利时当矿工并加入了比利时共产党。1948年,盖莱克回到阔别22年的祖国,第二年即1949年当选为波兰煤都——卡托维兹省委书记,1956年起当选为波党中央书记,并兼任卡托维兹省委第一书记达13年之久,成绩卓著,成为全国知名人物,被认为是波兰面向现代化的政治家。盖莱克与其前任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贝鲁特、哥穆尔卡和奥哈布均出生于波兰经济文化落后的东南部地区,是土生土长的政治家,而只有盖莱克是第一位来自波兰经济文化较为先进的西部地区,且是一位在西欧居住了22年之久的领导人,是在不同的文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这一切无不对他的领导作风、思想意识和工作方法产生很大影响。他比较开明、敏锐、联系群众和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他深知波兰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与西欧国家的差距,力图在最短的时期内赶上西欧发达国家。 1970年盖莱克走马上任波党中央第一书记的时候,波兰国家的状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原来的农业工业国变成了工业农业国,非农业就业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70年的工业产量为战前1938年的17倍,为1949年的8倍。1970年的国民收入为1949年的3.3倍。波兰同西方的差距缩短了。从人均收入方面来看,战前波兰同法国相比1∶5,到1970年变为1∶2.5。但是,20多年来,在外来的压力下,波兰领导人在经济建设上不顾本国的实际条件,一味照搬苏联的模式,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轻工业和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大大落后于重工业,以致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受到严重影响,在群众中出现了日趋高涨的不满情绪,结果导致了两次大的危机——1956年的波兹南事件和1970年十二月事件的爆发,导致了领导层的更换。在这种情况下,新上任的党中央第一书记盖莱克,本应总结前几次波兰危机的经验教训,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走一条适合波兰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调整产业结构,使其不断优化合理,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和轻工业优先发展起来,同时改革集中过多过死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放权于企业,调动广大工人群众和企业的积极性。但盖莱克没有这样做,他走了另一条发展经济的道路。他为了吸收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成就,缩小波兰与西方经济发展的差距,使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尽快使波兰工业现代化,迎头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为此,盖莱克提出了超越波兰实际国力的“高速发展战略”。 在1970年12月6日至11日举行的波兰统一工人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波党制定了波兰经济的“高速发展战略”,即所谓的高速度、高积累、高消费的“三高政策”。盖莱克不顾波兰的经济力量和条件,提出了既要高速发展重工业,又要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发展方针。 根据“高速发展战略”而制定的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规定:国民收入将增长38%—39%,工业生产将增长48%—50%,农业生产将增长18%—21%,实际工资将增长17%—18%,投资总额增长45%,出口将增长55%,就业人数将增加200万。[①a]这些增长数字的确是令人振奋的。 1973年10月,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对实行中的五年计划又进行了调整,再次提高了许多部门的生产指标。会议宣布波兰“向建设发达社会主义阶段过度”,提出了建设“第二个波兰”的口号,继续实行所谓“三高”的战略方针,以使波兰经济尽快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法国、英国和联邦德国的水平。 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前3年,由于内外因素有利,执行的较好。内部因素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由于计划的鼓舞人心,所以生产积极性较高,加上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外部因素是世界市场上有利于波兰的行情。70年代初期,东西方关系趋向缓和,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不景气,向西方国家借贷的条件比较优惠,国际市场上石油和其他原材料价格低廉,有利于波兰利用外资。波兰的对外贸易出现了顺差(同1970年相比,1971年和1972年波兰贸易条件的指数分别是104.3和106.2),从而使波兰有可能扩大日用生活消费品的进口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年内职工工资增长了24%,国民收入增长近1/3,工业生产共增长36%,农业生产增长了近19%。可以说,70年代上半期是波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最快的年代,消费水平接近了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波兰在肉、牛奶、食糖的消费方面已超过意大利,在牛奶和食糖的消费方面超过了法国。 波兰在家用电器和轿车方面的消费水平同其他国家比较,如下表:(每百户拥有量) 项目 捷克 法国 民德 苏联波兰 匈牙利 1974年 1973年1975年 1975年 1975年 1972年 冰箱 75 87 85 61 73 46 收音机 165 96 79 124 75 电视机 89 79 82 74 93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