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日本古代女天皇的产生及其原因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199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 由古至今延续了126代的日本天皇史中,有一个女天皇代出的特殊时期。就其原因,日本学者普遍认为与皇位的交替有关。即是为了避免大规模流血冲突,保证皇位的和平交接。可为什么当时只有女性能起到这一作用?笔者运用恩格斯的有关理论,考察了日本的古代社会后认为:古代日本男子“出嫁”到女家这一对偶婚状态的长期存在、母权社会的长期延续以及祭治分离的古代复式家长制度等是其重要的原因。

      前言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历过封建时代,因而也都有过(或仍有着)他们的皇帝。这本是不足为奇的。但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皇帝相较,日本的天皇则显得有些独特。他们没有姓,也用不着姓,因为全日本仅此一家,万世一系地由未有文字的古代一直持续到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因此,要真正了解日本这个民族,就不能不了解日本天皇的历史。而在日本天皇的历史上,曾有过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时期,那就是女天皇代出的飞鸟、奈良时期。

      在中国的帝王史上,虽然也曾多次有过女性垂帘听政,实际主持朝政的时期,但能登基称帝,取得了皇帝名份的,则只有武则天一人。与此相较,在日本由古至今持续了126代的天皇中,却有10代女天皇、且其绝大多数(共计8代)都集中出现于七八两个世纪,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日本学者普通认为:女帝的连续出现是个较为特殊时期的产物,它与皇位的交替有关。日本古代的天皇是掌握实权的,当皇权的交接出现危机时,为了避免大规模流血,保证政权的和平交接,就先由皇后或皇太后即位执政,而后再确定皇太子,俟其长大成人,够了年龄时,她们再退位,让皇太子即位。因此七八世纪(即飞鸟、奈良时期)的女帝又被称作“过渡天皇”,而她们也确实起到了缓和权力之争,避免流血冲突,保证皇位和平交接的作用。可为什么日本古代女天皇能起过渡作用,使政权和平交接呢?笔者认为这与当时日本的婚姻状况、母权社会的长期延续等有关。以下本文就此分两部分进行叙述和说明。

      一

      日本古代的第一代女天皇是推古天皇,她是钦明天皇的公主,敏达天皇的皇后。钦明去世后由子敏达即位。敏达在位13年后病逝,而其弟用明天皇在位仅2年就夭折了,接替用明即位的是钦明天皇的第12皇子崇峻天皇,他在位5年后被苏我氏暗杀身亡。钦明天皇的这3个儿子共治世达20年。之后皇位轮到钦明天皇的孙子辈。按长幼顺序本该由押板彦人皇子继承皇位,但他体弱多病,和崇峻差不多同时病逝。此时在钦时天皇的孙子辈中还有两个有力的皇位竞争者:一是推古的侄子圣德太子,一是推古的长子竹田皇子。按长幼顺序应由圣德太子即位,但推古却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天皇。一个有理,一个有力,双方相持不下,只好都不当天皇,由敏达天皇的皇后即位,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天皇——推古天皇。其侄圣德太子则立为摄政王,辅佐推古执政。设摄政王是因为推古是女性,必须有人辅佐,但皇太子却是下一任天皇的当然人选。由此可见推古当天皇仅只是为自己争得了一个名份,其实只是解决皇位之争的一个权宜之计。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在其执政其间进行了日本古代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政绩颇佳。但推古当天皇一当就是30年,始终未曾让出皇位。究其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在那之前日本还没有天皇健在让位的先例。其二更重要的是,推古原本就是为了要让其子竹田皇子当天皇的,但现今皇太子既已定为圣德,她自然不愿让出皇位给这个非她所生的皇子。后来竹田皇子和圣德太子又都死在推古之前,且竹田皇子又先于圣德太子而死,她要让也不能了。

      第二代女帝是皇极天皇,原为第34代天皇舒明的皇后。舒明天皇也是在皇太子未定下之前驾崩的,享年40年。其皇位继承者中最有力的竞争者是皇子古人和中大兄。中大兄是皇后的长子,时年16;古人为舒明妃子所出,时年约20,是舒明诸皇子中最年长者。若按长幼顺序来定、则皇位自然应属古人;便若考虑到母亲的血统和地位,则他又远不及中大兄。同时圣德太子的儿子山背大兄王也还健在,他也是一位强有力的皇位竞争者。因此皇位究竟由谁来继承,就又成了一个难题。于是就产生了第二代过渡女天皇——皇极天皇。

      皇极四年,宫廷内发生政变,以皇极长子中大兄为首的一派政治势力联合中小贵族,灭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古代日本最大氏族苏我入鹿一族。之后皇极曾想让位于中大兄皇子,但被中大兄推辞了。因为他考虑到自己诛灭入鹿的理由是入鹿阴谋篡权夺权。况且当时日本皇位实行的是横向承继,即先兄弟后儿子,而皇极之弟轻皇子还健在,按贯例也不应由中大兄继承皇位。于是皇极便把皇位让给了弟弟轻皇子,这就是孝德天皇,又立中大兄为皇太子,让他辅佐朝政。

      孝德天皇在位10年,去世后本该由皇太子中大兄即位,但因他夺了孝德天皇的皇后间人为妻,恐即位后招人非议;又考虑到自己此时才28岁,不够天皇即位年龄(古代天皇即位一般须在30岁以上),故而又不即位,而由其母皇极重祚,是为第37代齐明天皇,第3代女帝。皇极的再次登基是日本天皇重祚之始,在当时是没有先例的。在相传至今的126代天皇中,重祚者总共只有两人,而这两人都是女性。这说明,古代日本女性具有改变传统的能力。且皇极的这第二次登基也不同于其第一次登基,这次她与其说是“过渡天皇”,不如说是“看守天皇”,为自己的儿子中大兄看守皇位。而在“看守天皇”与改变传统这两点上,第4代女帝持统天皇是和齐明女帝十分相似的一代女天皇。

      关于持统天皇的即位,得从中大兄皇子谈起。齐明在位7年,于661年驾崩后,皇太子中大兄并未马上即位,而是称制7年后才即位为天智天皇,时年48岁。按当时日本惯例,皇位的继承顺序是先兄弟后子孙,但天智欲将皇位传给长子大友皇子,因恐其弟大海人皇子正值壮年,不好对付,就在自己病重时诏示大海人皇子,说死后由他即位;同时又命苏我赤兄等五大臣辅佐年幼的大友皇子。大海人皇子深知天智心思,便推辞不就,请让皇后即位,大友皇子辅政。为了表示诚意,他出家为僧,离开皇宫去了吉野。不久天智病故,大友皇子临朝。而离开了皇宫的大海人皇子因得到了世人的同情,便在地方上招兵买马,组织军队,攻打大友皇子,这就爆发了日本古代史上因争夺皇位而引起的最大一次战乱——壬申之乱。是乱最后以大友皇子失败自杀告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