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两大敌对阵营之间的殊死搏斗。在战争中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是两大阵营之间在战略配合协同作战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本文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方面对法西斯两强德国和日本的战略合作关系作了简要分析,论证了由于战略利益的分歧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德、日法西斯在战争的几个关键阶段均未能实现有效的配合作战,从而使法西斯迅速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在客观上为反法西斯同盟国渡过战争危机阶段并对德、日实施各个击破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德国 日本 法西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日法西斯两强之间由于诸多矛盾冲突未能实现有效的战略配合协同作战,在这一方面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形成了鲜对照。这不仅使苏联得以在战争初期避免了极其危险的两线作战,而且也为美英在面临两线作战不利条件下能够实施“先欧后亚”各个击破的全球战略提供了客观条件。在战争中充分利用敌人的矛盾和错误,以促成我方由不利向有利的方面转变,从而反败为胜,从军事角度看,这无疑是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 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出现,首先是德日两国在法西斯意识形态的一致性和寻求侵略伙伴的共同需要基础上相互勾结形成的。 1935年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首先通过驻德武官大岛浩与德外交部接触,试探缔结政治同盟的可能性。次年5月德国向日本提出成立一个反布尔什维克共同战线的建议,日本认为:德国在对苏联关系上与日本有同样的利害关系,在国防问题和反共政策上也易与日本取得一致,应采取措施加强同德国的合作关系。1936年11月25日依据上述原则德日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这个反共协定有一个针对苏联的秘密协议,规定缔约国一方遭到苏联进攻或威胁时另一方不得采取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未经双方同意不得与苏联缔结违背本协议精神的任何政治条约。 作为日本盟友的德国,力图对日本施加影响使日本的行动符合德国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需要,首先在日本侵华战争问题上两国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双方的合作关系从开始就埋下了互不信任的种子。在中国抗战的初期,德国从其远东战略利益出发,采取了某些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政策。1937年7月28日德驻日大使狄克逊接到外交部的指示:“日本欲以中国为基地对抗共产主义以履行反共协定,此举令人无法理解。”因这种做法“导致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成长与蔓延,而其结果将驱使中国投入苏联的怀抱,日本因此不能期望得到德国的支持。”[(1)]德国同时还向中国政府声明防共协定与中国无关,德国没有援日义务。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德国不愿日本独占中国,并希望能从中国获得急需的战略原料。1933年以来德华贸易额年年增长,“首先超过英国甚至有超过日本与美国并驾齐驱之势”。[(2)]1936年德中签订了总数1亿美元的贸易协定,1937年孔祥熙访德时希特勒对他说,德国愿帮助中国实现财政改革,希望进一步加强德中经济合作。同年8月16日希特勒又向外交部和国防部下达指示说,只要中国支付外汇和原料,对华军火贸易可继续进行但要尽量加以伪装。据统计,1937年德国向中国的军火交货占德军火总输出的37%,抗战最初阶段中国对日作战军火有80%左右来自德国。此外,以冯·福肯豪森将军为首的军事顾问团在芦沟桥事变后仍滞留中国并协助指导中国军队进行淞沪会战。日本为此做出愤怒反应,多次要求德国撤回军事顾问召回德国驻华大使,还要求德承认伪“满洲国”。日本警告德国如不停止对华援助日本将退出“防共协定”。由于德国即将进行更大的战争冒险,需要日本加以配合牵制苏美英等国,于是开始采取措施改善两国关系。 1938年2月德外长里宾特洛甫向大岛提出建立德日军事同盟的问题,大岛立即向参谋本部作了报告。为取得日本的合作德国宣布承认伪“满洲国”,4月又撤走在华军事顾问并停止对中国提供军火,在太平洋原德国殖民地的归属问题上由于日本拒绝德国也作了让步。德驻日大使指出:“日本在任何条件下甚至冒失去德国友谊的风险,也不会退出太平洋岛屿。”[(3)]关于德日军事合作的谈判,德国提出的方案要点是(1)日德任何一方同第三国发生“外交龃龉”时双方应及时协商;(2)一方受到第三国威胁时另一方有义务在政治外交各方面给予援助;(3)一方受到第三国攻击时另一方有义务给以武力援助。德国方案只笼统提“第三国”而不明确对象,一待条约签订便可任意发挥套住日本跟德国指挥棒走。对德方提案日本陆军倾向全盘接受,但海军认为关于武力援助问题日本应避免自动参战。为此,在8月由日本提出的方案中增加了“以防卫苏联及共产国际的破坏为着眼点,不把英美等国当作正面敌人为主旨”的前言,对德国方案的第2、3两条分别增加了“非因挑衅”的限制条件,并把武力援助义务改为援助不应是自动生效而应是“立即进行协商”。日本方案特点是始终针对苏联一国避免卷入德苏以外的欧洲战争。然而,德国从自身战略利益考虑,要缔结的是不仅包括苏联也包括英法美在内为敌对国的德日同盟。1939年1月德日五相会议决定略作让步,同意三国同盟的敌人“当然是以苏联为主,根据情况也可把第三国作为敌人,但武力援助只限于苏联单独或和第三国共同发动进攻的情况”。德国对此仍不满意,因发动侵波战争的需要德方提出当前主要敌人是英法,应缓和同苏联的关系,日本应履行无条件武力援助的义务。从德日争执的焦点看,一是关于敌对国的确认;二是武力援助是否应“自动生效”。这是由于双方战略利益的分歧造成的,日本此时仍倾向北进攻苏而与希特勒当时的对苏政策相矛盾。为打开谈判僵局日本同意明确将英美包括在条约中,但武力援助在时间和方法上应保留自主决定的自由。3月24日五相会议提出修正意见如下:与苏联以外第三国为敌时“条约精神虽以实行武力援助为原则,但鉴于帝国形势在目前及最近的将来不能有效地付诸实行。”[(4)]日本在最关键的武力援助问题上实际未做半点让步。 希特勒在发动侵波战争前,为避免陷入两线作战困境,力求缓和德苏关系。他正确估计了苏与英法之间的矛盾并加以利用,于1939年8月23日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苏条约的签订不啻向日本扔了一颗重磅炸弹,正当日军在诺门坎碰得头破血流之际,忽然又传来了德苏条约签订的消息,事先日本一无所知,朝野震动,根据“反共协定”的秘密协议,日本当然认为这是德国对日本的“背叛”。外相有田指示大岛通知德政府:(1)日本对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理解是它彻底取消了当前关于三国条约的谈判。(2)日本政府声明,德俄互不侵犯条约是对日德“反共协定”的严重破坏,日本政府向德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5)]由于这一重大事件的影响,1938年开始的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的谈判就此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