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允斌,江苏国瑞兴光税务咨询有限公司;吴明泉,江苏国瑞兴光税务师事务所

原文出处:
财务与会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011
分类名称:财务与会计导刊(实务版)
复印期号:2012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下发了《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以下简称《通知》),就企业在促销展业过程中赠送客户礼品涉及的个人所得税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本文就此做一分析讨论。

      一、促销展业礼品的范围

      《通知》对促销展业礼品范围作了明确规定,不过,由于企业商业促销展业活动形式层出不穷,实务中仍会出现一些涉税歧义问题。

      1.《通知》规定,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据此,企业在交际应酬中赠送给个人的名烟名酒之类的礼品,自然应该扣缴个人所得税。然而,税企之间可能对“礼品”形式与价值标准的认识上存在分歧。首先,某些“礼品”同时也是业务宣传的载体,例如,在雨伞上喷涂有公司名称或其产品,赠送雨伞的目的在于宣传公司或其产品。其次,有的“礼品”价值微不足道,可视为企业做宣传活动的消耗物品,如标有宣传内容的小气球、鼠标垫、塑料扇子等,是否也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如是,将会给企业正常的商业活动带来不利影响。笔者认为,现行税法没有对这种既是低值易耗消费品、又可作为业务宣传载体的促销品,从形式到价值上作出具体规定,税收制度依然有细化的必要,同时各企业仍应注意其间的税收问题。

      2.在目前的商家促销活动中,存在一种所谓的“秒杀”业务,消费者随机获取按极低价格购入某种商品的机会,这种业务界于低价销售商品与中奖礼品两者之间,也可能引发是否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争议。

      3.《通知》所规定的第三种应扣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形为,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讨论的是,实务中存在的一种中奖形式是100%有奖,对此,笔者考虑可将其认定为“买一赠一”业务,不应扣缴个人所得税。不过在这种中奖形式下,末等奖价值可能较低,而一、二等奖可能价值较高,则仍然会存在个人所得税问题。那么,如何合理区分征税与不征税之间的界限呢?笔者认为,如果奖品的采购成本或制造成本低于商家向消费者所销售商品的毛利,则可视为“买一赠一”,反之,应视为应予征税的奖品了。

      4.《通知》将赠送礼品行为置于企业“营销活动”的大前提之下,笔者认为,对于非企业在非营销活动中迎来送往而赠送的礼品,虽然《通知》并未做出具体规定,也应包括在征税范围之中。

      二、促销展业礼品价格的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个人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通知》规定,企业赠送的礼品是自产产品(服务)的,按该产品(服务)的市场销售价格确定个人的应税所得;是外购商品(服务)的,按该商品(服务)的实际购置价格确定个人的应税所得。对此有人提出:

      1.如果企业三年前以100万元购入一幢房屋,现赠送他人,市场价为300万元,按照《实施条例》的规定,应按300万元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而按照《通知》规定,应按100万元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如果企业三年前以10 000元购入一部计算机,现赠送他人,市场价约为2 000元,按照《实施条例》及《通知》规定,应按取得凭证上标注的10 000元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然而,从切实、公平的原则出发,企业应按2 000元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显然,在特殊情况下按照《通知》或者《实施条例》规定的价值标准计算个人所得存在不合理之处。笔者认为,《通知》的出发点是考虑税法规定的可操作性,但与此同时降低了计税结果的合理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关于做好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10]148号)的相关规定,即:如果所赠送礼品的外购时间已超过一年,且该礼品并非一般的日用消费品,仍应按赠送时的市场公允价计算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问题。

      三、接受礼品对象界定

      《通知》规定:“一、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1.企业通过价格折扣、折让方式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2.企业在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同时给予赠品,如通信企业对个人购买手机赠话费、入网费,或者购话费赠手机等;3.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个人按消费积分反馈礼品。”

      上述不征收个人所得的业务主体和业务关系,应限于企业与个人消费者之间。例如,张某使用其个人信用卡消费而获得银行给予的积分,再使用积分兑换商品,金融服务的交易双方与“礼品”的派发与接受双方是完全一致的,严格来说,所谓的“礼品”只不过是促销品,所谓的“赠送”也不符合《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规定的“赠予”,它不外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已。需要注意的是,在实务中,单位工作人员在办理公务活动时因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而可能取得礼品,如,单位工作人员在办理存贷款等业务时,银行赠送的礼品由其个人取得,此时,金融服务的交易主体是在两家单位之间,而礼品的派发与接受双方发生在银行与个人之间,因而存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