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和方法论 E.P.汤普森阶级理论述评

作 者:
刘军 

作者简介:
刘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工作。

原文出处:
世界历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1996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E.P.汤普森(E.P.Thompson,1924——1993)以其专著《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书而享誉国际史坛。《形成》代表着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一种发展趋势,其中所涵容的汤普森的阶级理论尤其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因为它本质上是在以往我们所熟悉的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补充和发展。本文意在揭示汤普森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评析其阶级理论的某些特点。

      阶级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汤普森看来,“没有任何其他历史概念比社会阶级这一概念受到更多的误解、扭曲、僵化和非历史性对待了。”[①a]他感到有必要阐述自己对阶级,特别是工人阶级和其他下层民众的理解,以纠正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种种偏见。《形成》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以实际历史描述的方式再现了英国工人阶级形成的历史过程;同时也以具体可感的方式展现了汤普森的阶级理论。

      《形成》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英国劳动群众在工业革命前所具有的三种主要的文化传统,及其与早期无产阶级活动之间的关系。这三种传统是:宗教异端,暴乱和骚动的习惯,和人生而自由的意识。在这些文化传统的影响下,英国劳动群众一般具有信仰自由,反抗不公正待遇和崇尚平等自由等意识或习惯。第二部分展示了劳动群众在近代工业革命冲击下的种种苦难经验,这些经验可概括为: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加重。第三部分论述了有着自己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劳动群众在社会经济变革的亲身经历中,在当时先进的经济和社会理论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与工业化相连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同时形成了工人阶级意识和工人阶级群体。其主题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政治的、文化的和经济的历史过程,是在给定条件下的自我形成(self-making)过程。[②a]

      汤普森在《形成》的前言中申明:该书要进行两方面的批评。一方面对政治上右翼保守的资产阶级学者,以及信奉现代化理论和结构—功能理论的社会学家、经济历史学家。在这些人笔下,工人阶级只代表劳动力、统计数据,或社会学意义上的一种分类。其观点的实质是,既然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是一种历史趋势,劳动人民的痛苦就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代价,而工人阶级为改善自身处境所作的种种努力则被视为是逆历史潮流的。

      另一方面是政治上左倾的学者,如费边社会主义者同情但又无可奈保地将英国工人阶级视为工业化被动的和可怜的牺牲者,还有一些自称是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人指责英国工人阶级保守,在宪章运动后不可救药地在经济上甚至在意识形态上与资产阶级妥协,忽视了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自身利益。以上两方面各种观点的出发点虽有很大不同,但一个共同之处是都没有从历史实际出发,从当时工人阶级自身立场出发,去感受他们的种种经验,去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去理解他们的各种行为。《形成》正是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这也正是汤普森阶级理论的出发点。

      在马恩以前,虽有不少资产阶级学者指出过历史上阶级和阶级斗争现象的存在,但因种种局限性,他们不能合理地解释这些现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这一学说的主要贡献在于:以生产的发展解释阶级的起源和阶级关系的变化,认为阶级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皆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决定着阶级结构。这一学说改变了以往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极大地影响了此后一个多世纪的社会科学研究。

      恩格斯于1845年的,集历史研究与社会调查于一体的专著《1844年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可算作马克思主义英国工人阶级研究的奠基之作,对后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影响很大。恩格斯在该书中第一次明确指出:工人阶级不仅是一个受苦的阶级,还是一个革命的阶级,因为他们悲惨的经济状况会不可避免地推动这个阶级进行争取解放的斗争;在斗争中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政治目标——社会主义。

      汤普森不同意恩格斯书中的两个观点:(1)“第一个无产阶级是与制造业相连系并由制造业产生的;”(2)“工业革命的长子——工厂工人自始至终是劳工运动的核心。”[①b]他认为,虽然棉织业是工业革命的先行部门,棉织厂是工业制度的绝好的模式,但当时棉织厂和棉织业工人的基本作用不应被夸大。

      首先,数量上,“在棉纺厂‘突进’的半个世纪之后,纺织工人在棉纺业成年劳动力中仍是少数,而且女工占大多数。在19世纪30年代初,手工纺织工人在人数上仍多于在棉纺厂、毛纺厂和丝厂纺织的男女工人的总数。”[②b]汤普森认为,英国工人阶级的出现并不必然是蒸汽机或工厂制度的产物,而是与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经济变化有关,这些变化也可以被看作工业化的前提或早期阶段。他反对那种将棉织厂简单地看作不仅是工业革命,而且是社会革命的动因,似乎它不仅制造棉布,也生产工人运动的观点。[③b]这与汤普森认为工业革命是一个比人们习惯上认为的更为渐进的过程,和资本主义式的生产关系和剥削关系,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初,并不必然地与机械化生产相连系有关(这一点下面还将提到)。汤普森认为,“工厂工人远不是‘工业革命的长子’,而是后来[至少是40年代以后]出现的。”[④b]

      其次,汤普森指出,质量上,工匠或手工艺人(artisans)对早期劳工史的贡献比史学家们所承认的要多。他注意到,雅各宾派的影响主要在工匠中,卢德运动也主要是小作坊内的技术工人的活动。“在许多城镇,劳工运动的思想、组织和领导的实际核心是那些鞋匠、织工、马鞍工、马具工、书贩、印刷工、建筑工、小贩,等等。1815年至1850年间,激进的伦敦的许多地区的力量不是来自主要重工业(造船业已趋衰势,制造业只是在19世纪后期才有影响),而是来自众多的更小的行业和职业。”[①c]所以,汤普森提出:“是否工厂工人——除棉织业外——在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任何时期构成了劳工运动的核心是值得疑问的。”[②c]后来的一些有关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汤普森的这一观点,即工匠是工业革命初期劳工运动的主力;工人阶级不是在工厂而是在作坊内诞生的。[③c]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