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野中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

作 者:

作者简介:
贝静红,浙江海洋学院数理与信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把当代青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是高校的育人根本。在文化生态视野中,志愿者服务基地化建设是高校育人走向社会服务和传承文化繁荣的有效途径,通过基地化的志愿服务,把青年服务他人与提升自我、文化传播与强化专业素养、了解社会与立志报国相结合,是实现“以文化人,以文明理”的有效实践。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2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2)03-0034-05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人化和化人的教化作用,文化的实质是人化对象世界和对象世界人化的过程的统一。青年志愿精神的培养及志愿者活动对人格塑造作用正是在以文化人和以文明理的文化生态视野中养成、完善的。所谓“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成、传承、存在的生态状况。其关键是实现文化像生态系统一样共生、共享、共用的一种价值形式,是文化的一种动态化的过程。[1]而青年志愿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基地化的模式得到有效巩固、持续,达到一种助人自助的生态良性循环。

      一、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的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

      联合国原秘书长安南曾说:“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和团结的理想,是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事业,在人类自觉精神和建立美好社会愿望的推动下,志愿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有着存在的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

      志愿者和志愿精神虽然是一个外来词,但其宣扬的不计物质报酬,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的精神在我国一直存在。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具有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国度。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的仁爱观就体现了深刻内涵。其代表人物孔子提出的“故人亲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仁者爱人”,孟子提出的“仁民爱物”,从“亲亲”到“仁民”到“爱物”实质上是要将爱心由己及人,由近及远地外推至与自己非血缘关系的一切人以及万物。倡导了一种人心向善、文化认同、凝聚人心的美好愿望。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观点宣扬了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的情结,人与人之间要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这些美好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精神生活中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并流传至今,与我们倡导的志愿精神“友爱、互助、奉献、进步”一脉相承。

      “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在中国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中国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1987年在广州诞生;全国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志愿者社团——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1990年在深圳诞生;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1993年在共青团中央的发起下诞生,依托共青团组织的动员力,随后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起了国、省、市、县四级青年志愿者协会,部分地区延伸到社区、农村,建立镇(街道)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或服务站,为志愿事业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青年志愿者”这个字眼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文献中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程、政治理论课程,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团结和引导广大青少年进步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和‘手拉手’等活动,发扬互相关心、助人为乐的精神。”强调把志愿服务当作加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杰出青年志愿者的来信中批示:“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1998年,他在参加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庆典活动时,寄语于全国青年做四个“统一”之人,强调了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希望当代青年认识国情,投身实践,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作为发展近20年的志愿者组织如何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发挥好作用,决议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用“四个更加”阐明了其战略意义和紧迫性,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同时也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应该清醒认识到,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我们是不可能真正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纵观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提供了理论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