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卡片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2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研究

      俞学明

      面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倾向时,应注意两个理念:1.宗教是综合系统,是对各种宗教现象的总结和概括,不仅存在于信仰方面,还存在于文化方面,存在于组织层面。当宗教从信仰层面走向组织层面时,意味着宗教同样遵循着社会组织的运行规律,在政教分离的国家,必然受到法律的限制。2.宗教是一种文化承载,忽视宗教文化也就等于拒斥了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对宗教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对宗教历史和文化的积极挖掘,是合理引导大学生培养科学宗教观的基础。就目前的大学生信仰及其活动归属而言,他们在宗教活动与群体中获得的需求与满足,并不专属于宗教,而是其人的群体性、安全感甚至陌生环境的现实融入等具体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完全是可以通过其他社会群体的活动获得的。而学生对于信仰的选择,也往往受到亲情友情、接触的便利性、对知识的好奇和信仰接受的混同等因素的影响。全面分析信仰的原因,有助于大学生客观分析自我的处境和责任担当,对自我的选择有更清醒、理性的认识。

      原载《当代青年研究》(沪),2011.12.8~11

      媒体文化对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响

      孔国庆

      青少年在享受媒体文化提供的感官刺激的同时,也同时经历着媒体传播内容的深刻影响,他们在娱乐的同时,也思考了娱乐背后的意义,逐渐形成了对娱乐方面的基本观点和对娱乐问题的看法。青少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判断事物的标准还处在不稳定、易变等阶段,思想和行为很容易随着媒体的导向而发生变化,可能对于以娱乐为目的的一个节目的不恰当判断,就会动摇维系已久的某个观念。媒体文化通过制造和传播大量形象和流行趣味,让人们体验着许多本能的、感官的快乐,并通过这些本能的、感官的快乐启迪思维,升华意识,这种纯粹感官的快乐不仅解放了感性,更沉淀于理性,是以一种视觉化的、个人化的叙事让大众获得了感性的自由,获得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满足。

      原载《中国青年研究》(京),2012.1.65~67.90

      论当代青年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

      史金旺 陈岩

      伴随着个人话语空间的急剧膨胀,每个人都具有成为青年导师之潜在可能,只是成功的几率不同而已,随着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青年导师也不再如以往处于被发觉的蛰伏状态,他们甚至已经主动走到了青年人的视野中。青年导师应以真实的面目面对青年,任何的矫揉造作都将对青年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同时,青年应该主动地向导师们请教,但是绝不能不加批判、不加怀疑地全盘接受。青年导师在以“真面目”面对青年的同时,也无形中引导着青年正确看待世界。总之,青年导师奉献给青年的应是解决问题的各种方式方法,而非现成答案。在时代变化中,唯一不变的应是青年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这也是青年导师教导宗旨的一根主线和唯一初衷。

      原载《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太原),2011.4.14~16

      大学生“消晨族”之问对

      刘七生

      “消晨族”指以有着共同的无早起、无早读、无早锻炼、无早餐等与早晨有关活动消逝为特征的大学生群体。调查显示,学生熬夜的主要原因是上网和完成作业;其次是玩游戏、看电影、电视。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熬夜完成作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不能合理安排时间;不吃早餐的学生中,有48%的人是因起床晚了而没有时间吃;不进行锻炼的学生,大多数表示因“太懒”而不愿意锻炼身体。综合而言,没有养成科学合理的作息规律、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差是大学生“消晨族”形成的主要原因。

      原载《天中学刊》(驻马店),2012.1.139~14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