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 马伟娜桑标 研究结果表明焦虑、抑郁型群体之所以出现焦虑、抑郁症状,与其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特点存在密切的关系,弥补了以往只强调有意识情绪调节策略而忽视自动情绪调节在焦虑、抑郁症状中的作用之不足。1.高焦虑组青少年倾向于对情绪控制持消极内隐态度,低焦虑组青少年倾向于对情绪控制持积极的内隐态度。2.高抑郁组青少年倾向于对情绪控制持消极内隐态度,低抑郁组青少年倾向于对情绪控制持积极的内隐态度。3.焦虑程度越高,个体可能对消极情绪习惯使用的忽视策略越少,习惯使用重视和抑制策略越多。个体越倾向于对情绪控制持积极内隐态度,其对消极情绪习惯使用的重视策略可能也越少。4.抑郁程度越高,个体可能对消极情绪习惯使用的宣泄策略越多。个体越倾向于对情绪控制持积极的内隐态度,其可能对消极情绪习惯使用忽视策略越多。 原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沪),2011.3.55~61 父母关爱行为与儿童社会退缩行为 ——以儿童个体情绪调节为中介的实证研究 徐岩 父母的关爱行为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都有显著的影响,只不过作用的路径与机制并不相同,对于母亲来说,母亲给予子女的关爱并没有直接给儿童的退缩行为带来显著的影响,但这并不等同于母亲关爱对儿童退缩行为的影响不存在。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是两者关系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链接点。母亲关爱正是通过影响其子女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来间接影响儿童的退缩行为本身。可见,母亲的温暖与关爱给予儿童情绪与情感上的支持,帮助子女形成良好地控制和管理自身情绪,尤其诸如害羞、愤怒、恐惧等负性情绪的能力,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对于父亲来说,父亲的关爱对于子女的情绪调节能力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父亲关爱却直接作用于子女的退缩行为,父亲给予子女的关爱能够显著地减少儿童的退缩行为。可见,对于儿童的行为塑造,母亲和父亲的影响路径与方式不同,但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原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5~102 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修路遥高燕 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学校读书意味着从弱势文化圈进入优势文化圈,这对前期接受农村教育的流动儿童是严峻的考验。在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业竞赛中,流动儿童一旦落后,就可能被贴上“差生”标签,并在此后的师生互动中被强化。学校教育只能为学生提供享有政府投入教育资源的均等机会,而教育资源对学生产生的实际影响却因差异的校外因素而存在明显不同。目前,流动儿童家庭的流动性、非正常的家庭结构与氛围,以及家庭经济、文化、社会资本的缺乏却难以为他们提供有效支持和辅助。当城市儿童遭遇学业困境时,家长会通过各种渠道为孩子提供有力支援,但对多数流动儿童来说,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与制度抗衡。 原载《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2011.3.37~40,46 3G时代青年自组织网络化社会动员研究 范洪何跃马素伟 针对成员多以昵称、网名交际,且动员很少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备案这一具有很强隐蔽性的动员特性,各级共青团、青联组织应通过调查、说服、引导等手段,进一步整合各类青年自组织,由共青团、青联组织主导成立“网络联盟”等类似组织,逐步推行网络实名制,将青年自组织及其成员、动员过程等都纳入共青团、青联组织的管理视线和范围。从而解决网络化组织动员存在的隐蔽性、虚拟性以及难以有效监督、管理的难题。同时可以借助“网络联盟”来规范网络组织动员的方式方法,促使各类青年自组织的网络化社会动员朝着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原载《中国青年研究》(京),2011.10.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