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发展战略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宏如,常州大学 文法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张宏如,常州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系列实证性研究发现,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更趋于“实利”和“自我”,薪酬福利、能力发挥、职业稳定倾向明显,男生与女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差异;投射测试结果表明利己取向突出;职业价值观辨析训练显示,成长前景等职业素养中的持久核心竞争因子都出现正向变化,这为大学生就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2 年 01 期

字号:

      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人们看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是一个人对与工作相关的人、事、物等客观事物的重要性评价与看法,也就是择业观。职业价值观是决定个体职业行为的心理基础。

      国外职业价值观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1)与职业行为相关的研究,以Super的“职业工作价值”研究为代表[1],致力于将职业价值观作为选择工作与工作满意的重要标尺而运用到管理实践中;(2)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研究,从职业价值观视角透视男女性的职场差异,例如Frieze研究显示成就取向与权力取向是两性薪酬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等[2];(3)职业价值观的态度意义层面的研究,具体涉及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工作本身等因素,诸如Butler、Vodanovich对职业价值观与工作态度的相关研究等[3]。国内职业价值观研究早期集中于中国文化的职业价值观量表与职业价值观结构研究,诸如王丛桂、凌文辁[4]等人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黄希庭的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外职业价值观等[5],近期研究突出跨文化比较与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如金盛华提出目的性与手段性职业价值观等[6],这些成果为职业价值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但对于当前社会转型时代的职业价值观对工作影响机制的研究还不充分。

      我国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变革时代,社会转型伴随职业价值观的变化,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职业价值观是社会变迁的心理标志之一,转型阶段和信息化时代浪潮引起了人们职业价值观的明显变化;随着高校扩招的累加效应的逐渐显现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正日益突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更为明显。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加剧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工具性职业价值观和终极性职业价值观为基础,探究当前社会转型图景中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与生成机制及其影响要素。近些年来,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方面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静态性描述,动态分析研究较少,所以探讨现在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研究探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力图探求以职业价值澄清、协同、自主构建为基本内容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策略和路径。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被试796名大学生,从常州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随机抽取2个班级的大学生为实验被试,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职业价值观辨析与就业指导教育。正式实验前先进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作为实验前测数据,后进行职业价值观辨析和就业教育,之后再测试被试的职业价值观,作为实验后测数据,进行差异比较分析。被试生源来自于全国29个省市,选取调查对象时力求做到了专业、性别及年级的均衡性,从而提高调查样本的代表性。

      研究工具包括:(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参考Schwartz和布雷斯怀特(V.A.Brithwaite)等人的研究,笔者自编自陈式Licket五点记分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调查内容包括行为方式、社会目标、个人目标三个主要维度,社会目标维度包括管理规范、社会促进、人际环境;个人目标维度包括成长前景、能力发挥、薪酬福利、成就声望;行为方式维度包括生活方式、个人兴趣、职业稳定、择业变异,共11个子维度。总量表及分量表的Cronacha系数分别为0.87、0.79、0.77、0.74,分半信度在0.73~0.82之间,量表的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14~0.791之间,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自编职业价值观问卷由50道题目构成。(2)职业价值观投射量表。鉴于运用问卷法调查职业价值观存在高社会赞许性问题,研究运用职业价值观投射法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投射法是自编职业价值观方面的故事,每个故事后面列举出三种相关的观点取向,分别代表着自私的个人职业价值取向、无私的利他职业价值取向和规则的终极职业价值取向。

      研究还进行了职业价值观辨析的实验研究: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常州大学2个班的学生,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组(男23人,女16人),另一个班为对照组(男21人,女15人),实验前用职业价值观量表进行了调查,发现两个班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为培训干预性实验研究,实验前,先运用量表对全体受调查学生作初步筛选,筛选出的被调查对象确保是正向的职业价值观占主导;然后采用实验组与参照组及前测与后测的时间序列设计,整个实验持续进行了四周,每周安排2课时的就业指导教育。后测的时间与前测间隔一个月。

      实验采用直接指导策略,辨析职业价值观,对实验组学生通过具体讲解、辅导等方式使学生逐步清晰职业价值观的内在实质、职业价值观对今后就业的实际作用、自己的职业价值观等;组织学生作业练习、撰写总结等,从职业价值观层面进行学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设计、模拟实践,并最后进行总结、反馈、反思、讨论和点评等,澄清被试的职业价值观。

      本文数据统计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调查显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社会目标维度总体均分低于行为方式维度总体均分,而职业价值观的行为方式维度总体均分又高于职业价值观的个人目标维度总体均分,这充分说明目前大学生相对更看重职业价值观的个人目标取向,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社会目标取向维度相对最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