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1)05-0150-05 亚文化(Sub-Culture)起初是文化人类学家用来描述区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少数族群的文化形态与价值观。后来社会学家引入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用来描述“一切边缘、次要的文化,尤其是越轨青年群体的文化形态”。国外的亚文化研究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芝加哥学派时期(1920~1960年)、英国伯明翰学派时期(1960~1970年)和后伯明翰时期(1980年至今)。我国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与改革开放之后亚文化现象的产生基本同步,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亚文化现象的不断出现及其影响不断扩大,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学者们不仅指出了青年亚文化的各种表现,而且从文化冲突、文化生态等方面对我国青年亚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特别是对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流融合之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价值冲突的角度对当代青年亚文化现象进行了粗浅解读。 一、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当代中国的青年文化是一个绚烂缤纷的万花筒,是一个容纳多重层面并彼此形成复杂关系的结合体,涉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当代中国特殊的语境中,中国的各种亚文化,尤其是青年亚文化日益从主流文化中分裂出来,由此导致的价值冲突成为人们不得不正视的现象。因此,研究青年亚文化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其与主流文化的整合路径,意义十分重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统治思想……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同时也是思想意识的支配力量,掌握着物质资料生产手段的阶级,同时也控制着人们精神生产的手段;因此,一般说来,缺乏精神生产手段的那些思想必然要处于从属地位”[1]52。这说明了在思想意识领域有权力支配与被权力支配的区别。按照价值体系和文化权力的差异,文化可以有“主文化”和“亚文化”之分。“主文化”(主流文化)体现的是占社会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思想和价值观,它所代表的是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群体的利益。“亚文化”体现的则是与社会统治思想和主导价值观相联系但更相区别的,处于从属、次要与支流地位的文化。所谓青年亚文化,是指在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它以显著区别于主流文化的风格和样式表现出来,为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青年所接受[2]102-103。 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亚文化现象在整个社会中十分少见,即使有些过去遗留的消极文化因素偶尔出现,也大多很快被主流文化所消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变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各种利益群体的不断分化与重组,特别是随着外来思想文化的不断传播和影响,社会亚文化大量产生。总体来看,青年文化对社会主流文化的适应是积极的,如与社会发展需求保持一致,对社会变革持认同态度等。但由于青年本质的最大特征是“未完成性”,这决定了中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所催生的一些新文化很容易被青年所接受、学习和模仿,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青年亚文化由此产生。 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多把阶级意识贯穿在亚文化研究之中,认为“只要支配文化对次属文化、弱势阶级的压迫还存在,只要权力结构还有不合理的、残酷的、不公正的和丑恶的现象,亚文化就会异军突起风云再现”[3]68。这在西方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实施霸权统治的语境中自然可以理解。但在当代中国并无阶级霸权更无阶级压迫的语境里,青年亚文化产生的根源自然很难用阶级性来解释,而只能用“年龄差异”或青年的“未完成性”来解释。换言之,青年亚文化主要是年龄的或代际的冲突所导致的。 青年是一个由童年世界过渡到成年世界的转折时期,伴随着身体快速发育、生长而来的是独立承担经济和社会责任的压力。社会变迁越迅速,这种压力就越大,代与代之间的思想意识隔阂就会越大。当现有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对他们的成长、对他们的经济利益构成阻碍或威胁时,他们的反映就会很强烈地表现出来。亚文化正是他们对待社会压力的一种反应方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青年都必然卷入到亚文化群体之中,对压力的反应可以采用主流文化范围内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主流文化范围外的亚文化方式。只有信奉一种特有的亚文化价值观、持有这种具有特定意义的生活方式的青年才会采取一种亚文化的反应方式[2]103。 青年亚文化的主要特征是边缘性与抵抗性。边缘性不仅体现为青年在人际关系中地位的边缘性,更体现在其思想意识的边缘性。青年亚文化常常自甘边缘,或以边缘为时尚,以一种边缘的行为、边缘的视角以及边缘的方式来参与社会和解释社会。抵抗性特征也与青年的边缘地位相关。由于亚文化主要因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与主流社会在利益和观念上相冲突而产生,它必然用异于主流文化所期待的姿态来抵抗、反叛主流文化。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青年亚文化的抵抗性和反叛性,取而代之的是狂欢、恶搞、沉湎物欲之类颓废、堕落的表现。如因日、韩电视剧所引发的“哈日”、“哈韩”的盲目迷外;反复表达消极、无奈情绪以及执意追求忧伤、冷漠风格的所谓“80后写作”。还有,网络上无处不在的恶搞、手机上铺天盖地的黄段子,甚至性滥交等。青年亚文化群体大多在这些方面寻找自己的所谓“个性”,彰显自己的所谓“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