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刻尔克到德黑兰

——论1940年至1943年底英美关系的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许昌师专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1996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世界人民共同反对法西斯势力并取得伟大胜利的战争。其间英美的密切合作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美的战时关系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从1940年至1943年底是英美战时合作不断升级的重要时期,之后则盛极而衰。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英美的战时关系发生如此之演变?团结一致的英美联盟又对战争进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敬请同行指教。

      一

      英美的战时合作关系并非是在战争爆发时就已形成,它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战前英美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这主要是它们之间由来已久的经济矛盾造成的。早在1929年经济危机后,英国为求自保,宣布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实行保护关税法。1932年7 月又在英联邦内部实行对内低关税对外高关锐的帝国特惠制,即所谓“渥太华协定”,旨在形成一个以英镑为中心的经济集团,以阻止美国、日本等势力侵入英联邦市场,保持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霸主地位。〔1〕美国对此当然不能接受, 它要求英国解散英镑集团,取消帝国特惠制。在遭到英国的拒绝后,1933年便也成立“美洲的渥太华协定”,建立美元经济圈以抵制英国〔2〕。 英美之间的排斥和竞争进而造成两国间深刻的经济矛盾。此外,美国一贯奉行的“孤立主义”也是英美接近的巨大阻力。孤立主义是以中立主义的形式诞生的。源于华盛顿在1796年9月17日发表的《告别演说》, 他认为美国不应卷入美洲之外的政治争端中,“正确政策是避免与国外世界的任何一部分永久结盟”。〔3〕他的这一观点后来成为支配美国外交政策和政治、经济生活150年之久的孤立主义原则。这一原则, 也确使美国在其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受益非浅。20世纪40年代,孤立主义思潮在美国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在孤立派的促动下,1935年美国通过中立法,对交战国实行武器禁运。1937年又制定了一个更加严厉的中立法,禁止美船只航行到交战区,防止惹起战端。中立法的存在使英国不敢企望来自美国的任何援助。

      尽管如此,英美之间也还是存在着一些合作的因素。首先,英美矛盾与日益增长的法西斯威胁相比是次要的,也是非对抗性的。从30年代开始,日本在远东步步紧逼,意在把英美的势力逐出中国大陆,进而占据东南亚,称霸太平洋。希特勒也在欧洲扩军备战,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开路”。到1939年时,这两个扩张主义强国的兴起和它们之间的日益勾结,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地区都构成对英美安全的威胁。来自欧洲的威胁更是燃眉之急。特别是对美国来说,大西洋如果被一个敌对国家所控制危险就更大。一旦爆发战争,美国海军的力量还达不到独自承担西半球防务的程度。美国经常依靠的是英法两国在大西洋上强大而友好的海军。所以,英法两国的生存对美国及西半球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4〕再加上自“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实施以来, 美国向德国输出了大量资本,一旦德国失去控制,美国将在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国力衰落的英国既需要美国帮助照管它自己无力经营的远东利益,更需要在欧洲与美国建立联盟以威慑德国。其次,英美两国拥有相似的民主制度和民族传统,良好的民族感情也是促使英美由隔阂走向合作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英美之间在上述几方面存在着消除隔阂、走向接触和合作的可能性,战前双方曾进行了一些接触,但由于英国坚持帝国特惠制,美国也受国内孤立派的制约,双方关系未有实质性的发展。

      然而,随着希特勒势力的急剧膨胀和战争威胁的日趋迫近,英美两国互存戒心的局面亦随之出现了转机。

      1940年6月,30 万英法军队被迫丢弃武器物资从敦刻尔克撤出欧洲大陆,西欧沦陷,英伦三岛亦危在旦夕。英国的主战派领袖丘吉尔一上台便抛却大英帝国惯有的矜持向美国再三吁请援助。美国总统罗斯福深知在整个欧洲问题上,美国与英国有着共同的利益,美英两国理应摒弃前嫌,共同抗击德国,避开孤立派的阻挠,积极援助英国。1939年11月时,他就促使国会通过了新的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条款,虽然仍保留“现购自运”原则,但却使英国在1940年6 月得到了抵御入侵所急需的大批枪支、弹药。这时美国的舆论也转向支持援英。罗斯福亦抓住时机,及时地加大了援助英国的力度。1940年9月3日,在丘吉尔的多次要求下,罗斯福绕开国会以行政命令决定把50艘“逾龄”驱逐舰让给英国,交换“租用”纽芬兰、英属圭亚那、英属西印度群岛等处的8 个英国海空军基地99年的使用期。罗斯福在向全国宣布这一交易时说:“这是从购买路易斯安那以来为加强我们国防而采取的最重要的行动。”〔5〕这笔交易对美国的确很有利,但对英国来说意义则更大。丘吉尔曾兴奋地对他的同僚说:“这肯定不是一种中立行为。”〔6〕英美关系开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1940年12月8日,丘吉尔致函罗斯福宣告英国黄金储备枯竭, 罗斯福又以“助人即自助”为原则,敦促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援助同德国作战的国家,向它们提供武器使他们继续战斗下去。正如著名孤立派议员范登堡所说,借武器就像借口香糖一样,不可能指望归还。美国名为“借”实为“给”,就是让英国先替它和德国作战,而它本身则不想过早参战。与此同时,1941年1-3月间,英美参谋人员在华盛顿举行了一系列的秘密会谈,制定了英美联合作战的ABC-1参谋计划。这个计划是由英国提出的。虽然由于美国尚未正式参战而未获批准,但后来英美在北非、地中海地区和欧洲的军事行动都与这个计划的原则相符,初步确定了“大西洋第一”的战略,在一定意义上,这一战略计划的形成,具有英美军事同盟的性质。英美联盟至此初步形成。

      共同援助苏联,也使英美合作得到进一步发展。1941年6 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并没有幸灾乐祸,它们认识到:为尽早打败德国,必须团结一切反法西斯的力量。所以,立即向苏联发出道义上的声援,并且给予物质上的援助。丘吉尔在6月22 日的广播演说中宣布:“任何对纳粹帝国作战的个人和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跟希特勒合伙的个人和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7〕7月中旬,与苏联签订英苏互助条约。美国也于11月把“租借法”扩大到苏联。英美联盟的扩大直接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大联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