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科技竞争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随着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中国也逐步将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6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虽然说自主创新国家意志的实现,关键是依靠自主创新主体——企业的积极、有效践行。但理论与实践界也越来越认同,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无论是面临新古典经济学主张的“市场失灵”、还是面临演化经济学主张的“系统失灵”问题,都需要依靠政府政策的干预来解决。特别是像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基础薄弱、自主创新经验不足的情势下,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调控就理应显得更为重要。然而,在关于政府公共政策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的问题上,也一直不乏“促进论”和“抑制论”的争论[1]。所以,如何制定出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政策就成为自主创新政策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关注的重点。 1 理论回顾与问题提出 在创新政策干预的必要性上存在两种代表性观点:“市场失灵”观认为创新市场失灵的普遍存在需要支持创新的政策安排,Martin和Scott在不同创新模式下创新市场失灵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对创新的相应支持机制[2];“系统失灵”观则认为创新系统失灵是政策干预的原因,Woolthuis等在总结系统失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础设施、制度、交互、能力四种创新系统失灵形式,并设计了创新政策框架[3]。创新政策的作用类型是学者较早关注的问题,Ergas将创新政策分为任务导向与扩散导向的政策设计[4];Shyu等将创新政策分为供给政策、需求政策及环境政策[5]。关于如何去设计政策的问题,Cantner和Pyka从技术(高/低技术)与经济(高/低市场距离)两个维度提出了技术政策的四象限框架[6];Nill和Kemp从政策目标与问题分析的适配、政策设计的经验意义标准设定、政策约束的应对等方面对战略利基管理、转型管理和时间策略三种政策方法进行了系统比较[7]。有研究发现了创新政策设计的国别或历史差异性,Vasudeva论证了国家社会政治体制的不同对各国R&D投资、合作、国际化、多元化等方面技术政策差异的影响[8];Bodas Freitas和Tunzelmann提出了政策设计的三维模型框架(垂直/水平知识目标、特定/一般性支持、地方/中央的措施),用于对创新政策开展历史与国别角度的分析[9]。近期还有研究关注创新政策组合问题,Flanagan等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创新政策集”概念,并从交互维度、交互类型及潜在冲突源等方面界定与研究了创新政策集内的交互机制[10]。 我国学者近年较关注创新政策的作用效应,如刘和东基于1991-2004年数据分析,发现财政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间存在较强相关关系[11];陈林与朱卫平基于南北间静态古诺模型的理论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出口退税和创新补贴政策能有效激励创新,但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出口退税是有效的创新激励措施,而创新补贴的政策效果具有不确定性[12];程鹏与柳卸林以2006年以来的国家自主创新政策为背景评价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效果,发现研发补贴有助于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但也存在结构性问题[13];也有学者针对创新政策机理及设计问题开展研究,范柏乃与班鹏在分析财税政策激励作用机理基础上,建立了自主创新财税政策激励的SD模型[14];李艳华从供给、环境、需求三方面分别探讨了微观层面促使主导企业技术跨越和扩散、中观层面促使产业内企业群协同进化和技术链耦合的政策体系[15]。 目前的研究在指导自主创新政策制定时,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关于政策效应的研究大多关注创新政策具体形式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已有学者指出创新政策作用于创新绩效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只有进一步挖掘创新政策作用于创新绩效的各种传导机制,才能更为明确地指导政策实践;其次,目前创新政策研究主要是基于理论逻辑思路或局限于现状评价为主的经验研究[10],往往出现理论研究结果与实证检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12],有学者就指出创新政策研究需要转向实实在在的创新政策实践,正如大多关于创新过程的理解都来自于创新实践[10]。所以,本文就从中国自主创新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来探究自主创新的政策传导过程与机制,并针对目前的自主创新政策进行分析与提出完善建议。 2 自主创新的政策传导路径模型框架 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国家(产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政策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是“创新政策—创新能力”间的直接线性关系。无论是“市场失灵”观、还是“系统失灵”观的政策设计逻辑都表明了创新政策是针对创新所面临的问题来设计的[2][3]。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推进的关键是要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那么企业是否愿意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呢?企业愿意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就能导致国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吗?显然,必须是高效率的自主创新行为才能带来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所以,自主创新政策作用的对象必须着眼于自主创新的“意愿”与“行为”两方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