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超集群学习模式与企业成长路径的动态匹配模型 1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我国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我国产业集群与国外一些成功的产业集群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促进集群企业快速成长,已成为我国产业集群升级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任务。行业特征的差异和区域创新资源的差异是影响现阶段我国集群企业转型的关键因素[1]。 本文比较研究了本土集群企业在运用超集群学习模式方面的异同,通过对“东汽”和“格兰仕”这些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进行探索性的案例研究,验证超集群学习模式对企业转型成长的推动作用,解析出超集群学习模式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动态匹配关系,为我国集群企业的发展和转型提供参考,创新和丰富集群企业的成长策略。 2 理论分析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集群学习对集群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被高估,而集群外学习的重要性被忽视[2]。集群外的学习就是本文所说的超集群学习,我们在集群外学习的基础上,运用超集群学习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3-4]。集群企业外迁发展被本地网络锁定甚至出现衰退等现象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5]。企业能力的异质性要求集群企业采取不同的学习模式(包括超集群学习模式)来应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6]。王缉慈[7]认为,集群学习在企业处于发展期时有显著的学习效应,但在成熟期时其学习效应不明显。Zucchella[8]指出,超集群学习具有典型的探索性和开放式的特征,这就要求企业应在更大的范围内不断寻求、发现和使用新知识,激发和促进企业创新与持续成长。 本文运用超集群学习分析模型,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探索超集群学习模式与企业成长路径之间存在的动态匹配关系,并通过对比分析“格兰仕”和“东汽”的转型升级路径、升级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升级战略,采用案例归纳推理的方法[9],形成超集群学习模式与集群企业成长路径的动态匹配模型(见图1)。两者的具体关系如下:在超集群学习模式中,在发展期,企业通过异地同产业学习,对于国外同行业中做得好的企业的技术进行及时消化、吸收;在起飞期,企业通过异地跨产业学习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在成熟期,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通过本地跨产业学习实现企业的一体化经营,以便获取竞争优势。从理论模型可看出,超集群学习从始至终一直贯穿着创新的思想、涉及获取创新资源和利用,所以本文运用超集群学习模式来分析企业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超集群学习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企业的发展瓶颈,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创新,从而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是发展新的理论而不是检验已有的理论,因此研究的问题具有描述性、归纳性、探索性的特征。案例研究是构建和验证理论的有效方法,将案例研究与相关研究文献相联系,可使通过案例研究所获得的经验得到升华,加深对理论的验证[10-11]。Yin[12]指出,单案例用于挑战理论,而多案例更多用于构建理论。本文就是基于两个案例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超集群学习模式的理论模型。Eisenhardt[11]也曾指出,多案例研究可通过案例复制来支持结论,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寻找不同企业在升级过程中的异同。 3.2 目标案例 本文选择的两家目标案例企业是:四川德阳的“东汽”和广东顺德的“格兰仕”。之所以选在这两家企业,主要是因为:第一,这些企业在三种超集群学习模式上都有较成功的实践,企业的超集群学习模式与其成长阶段有着较明确的演变关系。例如,“东汽”在40年的转型过程中,通过超集群学习,使企业顺利转型,其企业成长路径清晰,是采取超集群学习模式的企业的典范;“格兰仕”在其3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历经了多次转型,它也是采取超集群学习模式的代表。它们都符合案例抽样与构建的要求。Yin[10]一再强调要选择典型案例和极端情形进行案例研究更合适。本文所选案例企业的发展过程显示出超集群学习模式与企业成长路径之间存在动态匹配关系,符合Yin[10]所说的“典型案例要使研究过程清晰可见”的特征要求。第二,“东汽”和“格兰仕”很重视培育和增强学习能力,并使之成为其转型成长的决策依据和动力保障,其经验具有借鉴价值,将它们作为案例对象会使研究具有普遍意义。因此,本文所选的两个案例符合案例研究中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要求。第三,笔者利用地缘、学缘等有利条件,与这两家企业持续保持着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积累了较为全面的案例资料。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解析超集群学习模式与集群企业成长阶段之间存在的动态匹配关系,不同的超集群学习模式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发展时期,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和技术能力选取不同的超集群学习模式。 4 案例分析 4.1 “东汽”案例 4.1.1 “东汽”的成长历程 “东汽”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是我国主要的大型电站设备制造企业之一,也是全国机械工业100强企业和三大汽轮机制造基地之一[13]。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多次重要转变(见图2),其主要产品有火电设备、风电设备、光电设备和气燃机及其部件。作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东汽”在技术创新方面创造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很多记录,如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30万千瓦汽轮机组,1990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开发了60万千瓦汽轮机组、核电转子等,2000年以来自主研制了世界上惟一一座大功率天然气试车台,2006年自主研制了低温型风机,2010年生产的世界首台100万千瓦超临界空冷机组也将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