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伦理与官德建设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灿新,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 广州 510050 吴灿新,男,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哲学、伦理学。

原文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内容提要:

官德建设是政治伦理研究的落脚点,它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必须高度重视。然而,目前我国的官德建设状况十分不乐观,主要表现为政府腐败严重、官僚主义泛滥和形式主义猖獗。造成这种状况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其中主要是政治体制不完善、两极思维模式作怪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加强官德建设,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树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模式和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88(2011)11-0024-07

      政治伦理学在我国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至少在我国最古老的典籍——《尚书》中就已有大量有关政治伦理的探究;说它新兴,是由于它作为一门学科的系统研究,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情。然而,无论是在古老的探究中,还是在新兴的研究中,官德问题的探讨,都是政治伦理研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

      一、官德建设是政治伦理研究的落脚点

      1、从政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官德建设是政治伦理研究的落脚点

      一门学科的确立,最根本的是它必须要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政治伦理学是一门研究政治道德的学问和科学,它以政治道德为研究客体。而政治道德是人类社会道德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它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以一定的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政治关系的道德现象的总和。政治道德通常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政治道德主要指一定阶级的阶级道德,它以集团为道德的主体;也包含在政治道德活动中的一般道德。狭义的政治道德主要指政治活动中以政治为职业的政治家道德,它是以个体为道德的主体;也包括一般从政人员的道德。广义的政治道德又可以称作“社会政治道德”,因为广义的政治道德通常以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道德为主,而一定的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之后,通常又以整个社会的代表者形象(而不论其真假)出现。狭义的政治道德又可以称作“个体政治道德”,但叫“官员道德”,简称“官德”更为贴切。因为无论是政治家还是一般的从政人员,在老百姓的眼里都是“官”,他们与政治活动中的其他个体根本不同的是,都掌握着一定的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广义的政治道德与狭义的政治道德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社会政治道德”与“个体政治道德”的关系,在这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中,“社会政治道德”对“个体政治道德”具有重大的制约影响作用;而“个体政治道德”则是“社会政治道德”运行的根基。因为官德建设只有落实到每个个体,整体的“社会政治道德”运行才有实际的载体。因此,官德建设理应是政治伦理研究的落脚点。

      2、从政治伦理学的研究目的与任务来看,官德建设也是政治伦理研究的落脚点

      政治伦理学是一门研究政治道德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与任务,不仅要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学,更要提高广大公民的政治道德素质,尤其是从政者的政治道德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发展,必须要高度重视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学。理论的目的是实践,离开实践的理论只是一种文字游戏。政治伦理学实践的目标:一是政治个体的至善;二是政治制度的至善。政治制度的至善,是政治伦理学研究的关键性目的。因为,现代政治制度的时代潮流是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制度有两个本质规定性:一是人民主权(当家作主),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权利与权益的实现。前者为手段,后者为目的,手段与目的要实现辩证的统一。政治个体的至善,特别是官员个体的至善,应是政治伦理研究的落脚点。因为任何政治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维护,最终都必须落实到每一从政者身上;没有政治个体的至善,特别是官员个体的至善,政治制度的至善就只会是一句空话。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证明,我国的政治制度虽在不断完善之中,然而,我国的官员道德却在不断退化之中。这一巨大的反差,使人民主权(当家作主)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权利与权益的实现,都变得步履艰难。

      3、从政治伦理的主体相互关系来看,官德建设还是政治伦理研究的落脚点

      政治伦理学研究政治道德规范体系,最重要的一是研究政治制度道德;二是研究政治行为道德。政治制度道德虽有不同的认识,但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政治制度道德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的道德(伦理)化,即指作为政治制度的价值内核与精神支撑的道德(伦理)精神;二是道德(伦理)的制度化,即指一些特别重要的道德(伦理)演化为制度。无论政治制度道德哪一方面的内容,都是借助于制度的他律性,而唯有自律性方显道德的本性。政治行为道德,是以主体为依托,依赖于道德主体的自律性,因而,政治行为道德是政治道德研究的主攻方向。政治行为道德既然以主体为依托,当然即是以道德主体为分类来研究政治行为道德。根据政治道德的两种含义,从阶级、集团、社会的角度来分,就有国家道德、政党道德、政府道德、社团道德等;从个体的角度来分,则有政治家道德、公务员道德、公民道德、党(会)员道德等。正如前面所述,狭义的政治道德是广义的政治道德运行的根基,因而,在主体视野中,官德(包括政治家道德、公务员道德)无论是对于整体主体还是对于其他个体主体来说,都具有“决定性”影响。尤其是作为“民德”对立面的“官德”,其对“民德”的“决定性”影响显而易见。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只要统治者以身作则,带头讲道德,治理国家是不困难的;只要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布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官德还直接影响到“民德”的状况,因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即是说,统治者的品德如风,老百姓的品德似草,风吹向哪边,草就倒向哪边,这就是上行下效。由此可见,官德建设无疑还是政治伦理研究的落脚点。

      二、当前我国官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1、当前我国官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官德建设是政治伦理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我们理应高度重视,使我国的官德建设走在世界的前头。然而,目前我国的官德建设情况却十分不乐观。

      第一,政治腐败严重。腐败既可特指公共权力职能的蜕变,也可广义地包含着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败坏和作风堕落。因而,腐败现象可以分为“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吏治腐败”、“思想腐败”、“作风腐败”。“政治腐败”主要是指党员干部在政治活动中为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立党为私,执政为己”,进行不道德的活动和行为。主要表现为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玩弄权术,阴谋活动;打击报复,陷害好人;助长歪风邪气,纵容坏人坏事;压制民主,欺凌群众;作奸犯科,害党害国等等。“经济腐败”主要是指党员干部利用权力出租,换取经济利益特别是金钱的腐败现象,大量出现在与经济活动及其有关的领域。主要表现有行贿受贿,贪污盗窃,挪用公款,假公济私,移私作公等等。“吏治腐败”主要是指党员干部利用权力在干部任免和用人上的腐败现象,大量出现在组织人事工作及其有关领域。主要表现有买官卖官,任人唯钱;跑官要官,任人唯亲;重才轻德,重亲轻贤;专断独裁,欺上瞒下;黑箱操作,愚弄群众等等。“思想腐败”主要是指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的蜕变,被西方反共反华势力进行的“西化”和“分化”俘虏,丧失和背离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伟大信念,放弃和反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风腐败”主要是指党员干部在道德情操和生活作风上的蜕变。主要表现为利用权力玩弄异性,养情人,包二奶(爷),通奸,卖淫嫖娼,性贿赂;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好逸恶劳,铺张浪费;吹牛拍马,不讲诚信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