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新的学科正在西方学术界悄然兴起,它就是实验伦理学(Experimental Ethics)。它试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回答伦理问题;与以往的道德心理学不同,它不仅研究个体的道德行为,还研究情境、社会和文化的制约因素及其影响。 伦理学是对人类道德生活和行为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伦理行为、道德的起源和价值等,其研究方法主要是自然观察法和思想实验法,即对伦理学命题作事实判断和对道德价值作真伪判断。思想实验不是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数据搜集分析,而是采用心理学所谓的内省方法。实证哲学家通常只是采用问卷的方式让被试者进行自我报告,收集支持其理论的相关数据。① 这种内省方式在证实上存在明显缺陷,主要体现在真实性、准确性、普遍性及因果关系等四个方面的不足。② 实验伦理学却是用科学的实验理论和方法来探索伦理问题,特别是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和对策。例如,我们要验证“人都是自私的”这一命题,首先将“自私”概念操作化为具体的行为,变成可以量化检验的问题;然后,对可观察的自私行为定量分析,选取能代表总体的样本,随机分派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观察和分析个体或者团体的表现;最后根据科学的统计分析原则得出实验结果,即“人是自私的”这一结论是否成立。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探索中,实验伦理学主要探讨了四大基本问题,分别是人性的道德假定、情绪对道德选择与判断的影响、个人与情境对道德的影响、普遍道德原则与文化差异。 善与恶:对人性的探问 人性善恶是千古难题,东西方对此皆有阐释。例如,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本质上来说皆忘恩负义、薄情虚伪之徒;③ 而中国古人则倾向于分两派,孟子推崇性善论,荀子推崇性恶论。东西方的学者对人性的话题,思辨多于实证研究。现代学者试图在这一领域进行实证研究,但却并不容易。弗洛伦斯·克拉克宏(Florence Kluckhohn)和弗雷德·斯特罗德贝克(Fred Strodtbeck)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五种人类的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s):第一,人性;第二,人与外在环境的关系;第三,人与他人的关系;第四,人的主要活动模式;第五,人的时间观念。④ 他们询问被试者,你觉得人类的本性是怎么样的,三种回答分别是:恶(任何人都不可信,人主要是坏的,而且需要被控制)、混合(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坏人,我们必须筛查,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人也能改变)、善(大多数人心是好的,他们生而向善)。之后劳伦斯·怀茨曼(Lawrence Wrightsman)对人性进行了整体性的探讨,并编制了人性的哲学量表,共有六个维度:信任与不可信、意志和理性的力量与外部控制和非理性的力量、利他与自私、独立性与屈从团体压力、复杂性与简单性、相似性与变异性。⑤ 不过怀茨曼的思考是一种理论驱动下的至上而下的研究,缺乏实证证据。 现代社会心理学家采用实验方法来验证人性问题。例如,彭凯平和博莱斯(Jeffrey Robert Boles)⑥ 通过测量个体的信念来研究人性以及与这些信念相关的道德判断。他们让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人性做自由联想,结果发现中国人想到的好词更多,而美国人想到的好词和坏词在数量上均等。同时,他们将有关人性的一些描述变成问卷调查,询问人们认识的人是否具有这些特征,并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人性包括四个维度:性善、性恶、规范性、肤浅性。我们列举相关条目来说明每个维度的意涵。性善维度的条目如:“总体来说,他人相当值得信赖”、“人们都很体贴”等;性恶维度的条目如:“大多数人都是先己而后人”、“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等;规范性维度的条目如:“人们应该为他人着想”、“人们应该不那么自私”等;肤浅性维度的条目如:“每个人都在背后议论他人”、“人会为了钱做任何事情”等。问卷结果显示,中国人在“性善”和“性恶”上得分高,美国人在“规范性”和“肤浅性”上得分高。实验组织者接着让被试者阅读相关情境,如为了急着送妻子礼物而撞断了违反交通规则的小孩子腿的人,然后询问人们这个人是否是故意的、是否应该负责任、是否是一个坏人等等诸多问题。结果发现,那些在问卷上不同意人性本善的人,倾向于认为情境故事中的人是一个坏人。 针对上述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基本假设,即每个人都内隐地存在着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这是一种民众理论(folk theory),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描述和解释世界的根本;而且人们对人性认识有很多个体差异,每个人对人性的看法不尽相同,等等。 情与理如何影响道德判断 我们每天都在进行道德判断,会对某人、某事进行评价,判别其对错与好坏。而道德判断中情绪和理性的作用一直广受争议。自大卫·休谟和伊曼纽尔·康德以降,人们对此问题就有着不同的看法。休谟认为,道德是自然的,即道德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道德判断是基于道德情操的,即情感驱动了道德判断;在道德判断中,理性可以起作用,但不能单独起作用,它必须依附于情感。⑦ 情感是影响道德判断的首要因素,而理性只是情感的奴隶。⑧ 但康德认为,道德是基于理性的,驱动道德行为的不是情感而是责任,影响道德判断的首要因素是理性,正是严密的推理使我们作出道德判断,情感在其中并不能发挥什么作用。⑨ 心理学的道德研究始于发展心理学家,他们将康德的思想发扬光大。让·皮亚杰(Jean Piaget)和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可以对其推理过程进行考量。皮亚杰给孩子们讲两个故事,问孩子们哪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更糟糕:一个是在帮助妈妈时,无意中打碎了15个杯子的小朋友;另一个是自己为了偷吃食品,碰碎了1个杯子的小朋友。他发现,以10岁到]1岁年龄层为分段,小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更多认为打碎15个杯子的小朋友更坏,而大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则更少责备那个无意打碎15个杯子的小朋友。前一阶段叫做他律(heteronomy)阶段,后一阶段叫做自律(autonomy)阶段,他律阶段的孩子作道德判断是依据父母或者权威制定的规则来进行,并且他们认为这些规则是固定且不可更改的;自律阶段的孩子作道德判断更加灵活,可以认识到道德判断是相对的。⑩ 在皮亚杰的研究基础上,科尔伯格也在实验中给被试者讲了一个故事:某人的妻子身患重病,濒临死亡,只有唯一的药能解其绝症,但发明此药的医生却坚持卖高价,此人凑不到足够的钱,只能偷药救妻。然后科尔伯格便询问被试者,此人该不该偷药,为什么?他研究的重点不是“该不该”,而是关心“为什么”。“为什么”便是推理的过程。根据人们不同的道德推理,他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前习俗道德(preconventional morality)、习俗道德(conventional morality)和后习俗道德(postconventional morality)。道德推理在前习俗道德阶段是基于他律的、自我兴趣的规则来进行;在习俗道德阶段是基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等社会性规则来进行;在后习俗道德阶段是基于社会契约和普遍道德原则等规则来进行。(11)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坚持人类的道德发展必须根据人如何推理来进行判断,审慎的认知加工下的推理决定了人会作出何种道德判断,而情绪则无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