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元文化时代的西方国家德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兆璟(1969-),男,甘肃临洮人,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主要从事比较教育、民族教育研究,甘肃 兰州 730070;张翠,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原文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多元文化时代西方国家的德育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为主要目标之一。同时,注意加强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法制教育,使学生具备“世界公民”的品性;注重民族德育传统,强调“好公民”是西方国家德育内容确立的基本依据与核心内容;强调主体性与非主体性、一元与多元相结合是西方国家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总体来看,当前西方国家的德育体现了在本土传统与文化多元之间寻求平衡的道德价值理念。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 822.1;G 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11)06-0102-06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技术、商业等多方面的飞速发展以及交通、交流工具的现代化,人类所从事的社会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由封闭、半封闭及隔阂的状态转变为半开放、开放及相互交往的状态,社会经济由地方性、自给自足的狭义经济和小农经济向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区域化转变。由此,不同人类群体间的交流沟通也越来越频繁,文化间的关系亦由相互疏远到相互接近、由相互孤立到相互融合,甚至依赖,人类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

      关于多元文化,人们的认知大体上经过了这样的一个历程:“多元文化”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源于美国一些学者提出的“文化多元主义思想”,是与“文化相对论”和“熔炉论”相对立而问世的。1924年,美国学者霍勒斯·卡伦曾提出“文化多元论”,认为个人与族群的关系取决于祖先、血缘和家族关系,是不可改变的,美国不仅在地理和行政上是一个联邦,而且也应该是各民族文化的联邦。[1]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它引起人们的关注,则是在20世纪50、60年代。1971年,加拿大成为全球第一个将多元文化主义作为官方政策的国家。随后,瑞典、澳大利亚等国也将“多元文化”纳入到国家政策之中。随着人们对多元文化研究的深入,多元文化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不再只限于“文化”,而是包括了各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多重内涵。在1995年召开的全球多元文化大会中,对“多元文化”的内涵做了如下界定:多元文化包含各族群平等享有“文化认同权、社会公平权以及经济受益需求”[2];关注的范围也从非主体民族的移民族群或弱小群体,逐渐扩大到妇女、青少年、残疾人等几乎所有的弱势群体。由此,多元文化从关注宏观层面的种族、民族差异,逐渐进展到涵盖微观层面的区域、地域、社会、群体和阶层等特定系统中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的差异。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将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挑战,明确提出:理想、信念和责任感、自立精神、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3]既然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第一挑战,那么,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或社会体制的国家都必须重视对本国的青少年进行本民族以及时代的道德教育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以适应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纪。本文以此为视角,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主要国家的德育问题。

      一、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世界公民”是西方国家德育的核心目标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必然导致价值多元,人们在多元价值观面前难以选择统一的文化价值标准,从而引起了人们的价值观、文化信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错位和迷失,给个体的心理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道德相对主义“泛滥”。但是,纵观各国的德育,虽然每个国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的影响下,各有一套独特的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标准,不过我们仍可以发现各国德育目标的一致性:立志于培养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世界公民”。

      早在革命时期,美国的制宪元勋们就强调民主共和党人的美德,并使得价值观教育在美国的学校里占据了重要地位。到19世纪,随着大批来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的移民进入,美国学校对传递公民价值观加以更多的强调,到20世纪初,美国所有学校都把品德教育列入教学大纲。不过,自此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这种强调反而渐趋减弱,到50年代,正规的品德教育课在美国的学校中几近消失。[4]然而,随之而来的因为德育缺失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开始频频浮出水面,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德育的重视。虽然由于美利坚民族的自由精神的传统,美国学校制定的德育目标比较开放,但总的来说,还是强调培养民族精神,强调做有民主精神的、勇于开拓的、以当美国人为自豪的美国人。美国品德教育学会在美国五大城市现场试验与试点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编制了一套从幼儿园到中学学生的品德教育教程,该教程的目标就是培养负责任、可信赖的公民。其具体的目的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加强学生的自律与自我修养;提高学生进行决策、解决问题的技能;向学生传授知识、积极态度和价值观。[5](P262)而美国高校德育课的目标则是:通过德育,使学生热爱美国,形成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忠诚,遵纪守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进取的美国公民。[5](P262)

      二战后,日本初期的德育改革是以进行和平主义、民主主义教育,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和清理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教育体制为目标的,[6](P209)但是,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革新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日本的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和弊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日本的德育目标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明确表示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判断和行动的能力;具有国民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有丰富的个性,能生存于国际社会,并能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坚忍不拔之毅力的新一代。”[6](P209)日本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将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归结为:1.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2.自由、自律的公共精神;3.面向世界的日本人。[7]在1998年颁布的学习辅导要领中指出:“学校德育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使他们基于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核心理念,将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念广泛实践于家庭、学校及其他社会生活中,创造独特的新文化,为建设民主社会和国家,建设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贡献,从而成为有主体性的日本人。道德课应本着上述德育目标,加强与其他学校德育活动的内在联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指导来补充、深化和整合德育目标;通过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积极性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