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承认的伦理和政治:对批判理论的批判

作者简介:
雅各布·达尔·伦托夫,丹麦 雅各布·达尔·伦托夫(Jacob.Dahl-Rendtorff),丹麦罗斯基勒大学副教授,科学、管理及哲学博士。其研究领域主要有伦理学、法律、管理、宗教和科学社会学、知识和技术等等。

原文出处:
现代哲学

内容提要:

本文以利科对承认问题的思考为方法论框架,考察批判理论在关于承认与礼物关系方面所具有的局限性。作者将为承认而斗争的概念追溯到黑格尔和科耶夫的作品中,并以此为出发点,引入了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的礼物哲学思想,以挑战前者的斗争承认哲学。但是斗争承认和礼物交换概念在解决文化冲突和交流的问题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还是以文化主权、竞争性为特征。在利科的解释学视域下,我们应考虑到人类的弱点和基本的伦理责任,用一种不求回报的礼物概念取代传统的承认概念,以达到对文化间他者的理解和感激。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2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2)02-0007-09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究关于承认的承认概念及它在文化冲突、对抗和相互理解理论中的作用。文化理解、交流和冲突的理论与对另一种文化的尊重和承认相关。文化承认问题是一个承认他者的问题。所以,当我们谈论文化问的相互承认时,指的就是在以多元文化和多样性为基础的社会中,寻求对他者的认同和承认。在全球的层面,我们不仅寻求资源的经济平等,而且还力求尊重他者的文化。正如南茜所言:“今日之正义既需要再分配,也需要承认”。①在从黑格尔、科耶夫到霍耐特的哲学史中,对他者尊重这一探求一直被理解为是为了承认而斗争。然而,这个承认概念更多地是建立于斗争和冲突、力量和权力的基础上。因此我们不能确定这种为了承认而斗争会奠定我们真正需要的政治社会的伦理基础。我们也可以问如下这个问题:在何种程度上,承认概念在解释不同文化间的必要尊重时,是有效的?如此看来,承认概念似乎还不够,还需要补充另一个概念——礼物。在这方面的问题是,在何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拥有没有斗争、战争和冲突的承认?正如批判理论家所假定的,它真的有可能形成一种不是建立在力量和权力对抗基础上的尊重和相互性吗?沿着这个方向,我们就可以问:在何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形成一种礼物经验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致力于调整文化间为承认而进行的斗争。此外,是否还有一种可能,即将礼物和爱的感恩形象整合到文化间的承认斗争中?

      为了探求文化承认问题中的承认与礼物的关系,这篇文章将采用保罗·利科的作品为方法论框架,以便考察批判理论中有关承认与礼物关系方面所具有的局限性。我们将把为承认而斗争的概念追溯到黑格尔和科耶夫的作品。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将以马塞尔·莫斯的社会人类学中的礼物哲学作为另一种承认来挑战黑格尔和科耶夫哲学中提出的斗争承认哲学。接着我们将简短地讨论在萨特和巴塔耶的法国存在主义和尼采哲学思想中,承认和礼物都是不可能的思想。关于承认的这方面记忆已被霍耐特现在思想中的批判理论所部分遗忘。我们也要指出美国从福山到南茜·弗雷泽有关承认的思想。他们在文化认同和差异的关系中也面临着整合礼物和承认的同样问题。在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和利科的有关“承认”的解释学概念下,我们可能找到某种东西,以克服文化冲突中为承认而斗争的战争和暴力问题。

      一、关于承认的定义:利科作为方法论上的框架

      在他的著作《承认的过程:三种探讨》中,利科为讨论承认概念提出了一个确定的框架。他强调了承认概念的复杂性,认为它比《为承认而斗争》中所包含的概念涵义更广泛。利科以这个方式来界定承认关系:“自我积极地去承认某些事物与自我要求被承认”。在这一意义上,承认同时就是命名的艺术(康德意义的承认概念)、形象的承认(柏格森意义上的对自我的承认)和主体间性上的承认(为承认而斗争意义上的)②。除了承认概念的上述含义之外,我们还可以在礼物和(经济、社会的)交换的关系中来谈论承认的意义。③

      由于承认的含义具有多元性,利科促使我们理解在自我与他者、人类与文化相互遭遇时的尊重和理解维度,同时还包含着认识论维度、自我良知维度及规范的或道德的维度。去承认同时也意味着被承认,意味着认识到某物在某种意义上为真,去接受某些真理或去见证一个人给予另一人的感激。为了在术语上作出区分,我们可以自问在康德式的承认、柏格森式的承认、黑格尔式和后黑格尔式的承认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承认似乎都不可能在知识和承认之间作出区分。④在作出这一重要区分的条件下,我们现在开始讨论承认哲学的条件。

      (一)承认的起源:黑格尔和科耶夫

      黑格尔的承认哲学被后人作了不同的解释。我们可以抽离出青年黑格尔在耶拿时期的承认概念。在那个时期,承认基本上被整合到爱的感情、主体性的愉快会面和自我之中。在这种浪漫哲学中,我们几乎能感知到某种神对世人的爱的成分,即无偿地将自我奉献给对他者承认的爱之中。但是,在《精神现象学》中,我们看到承认概念发生变化。承认在此变成在历史中为了死亡而战斗。在这个语境下,黑格尔重拾霍布斯的问题,即人类在自然状态下,自我与他者之间会处于一种原初的敌对关系和对死亡的恐惧中。⑤在生与死的斗争中,我们发现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在同样意义上,也是主体间性上相互承认的重要问题,后者是根据法律的条规,力求达到一种伦理和政治的承认。于是,承认就变成一个重要的政治概念。它对个体在世界中的发展和自由之精神在历史中的实现都极为重要。我们看得很清楚,黑格尔的分析是对康德承认概念的超越,黑格尔的承认概念指向一种承认的主体间性维度。这个承认概念的建构为的是寻求社会历史关系中的自我。

      科耶夫对《精神现象学》的解读发展出对承认问题的上述解决方式。在这一意义上,他为现代有关主体间性、历史、同一与他者的关系的讨论奠定了基础。在科耶夫的著作中,我们发现对现象的解读起始于激情(thymos)概念(承认的欲望)。这个承认的欲望在主人和奴隶的斗争历史中是基本的支柱。主人与奴隶将竭力奋战,但最后奴隶将在战斗中失败。⑥他们是最弱势的。他们屈从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主人则掌控着他们的死亡。但是在这场战斗中,尽管最为强壮的奴隶失去胜利,但因为奴隶将有机会从压迫者那里逃离,所以未来则是奴隶的未来。历史则是奴隶及其世界观在文化作品中再生产的历史。他们通过劳动和自身的再生产来创造他们的历史。奴隶将得到承认,但主人却没有。因为主人并不需要被承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