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2)04-0033-07 就人文学科而言,哲学比任何学科都更关心人类的未来,因为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所谓“时代精神的精华”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其一是对于时代精神的概括和总结,其二是对于时代精神的塑造。如果把前者看作黄昏起飞的“密纳发的猫头鹰”,后者的象征则是“报晓的雄鸡”。然而这也意味着,如果这个时代出了问题,哲学肯定难辞其咎。因此,哲学的未来与人类文明的未来密切相关。有鉴于此,本文意在突出“哲学的未来”这一难题。按照西方古典哲学的科学思维方式①,未来归根结底是由过去决定的,因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未来,所以有必要尝试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虽然主要与西方哲学相关,不过当今中国的哲学研究都与西方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中国哲学最初是由胡适、冯友兰等学者按照西方哲学的概念、方法、体系框架梳理中国古典文献而建立起来的学科;另一方面,在中国研究西方哲学归根结底与中国哲学有关,即便那种貌似研究的是纯粹的西方哲学,毕竟也不是纯粹的西方人研究西方哲学。 一 讨论“哲学的未来”问题当然要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而哲学的“未来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视角——向后看的视角与向前看的视角。所谓“向后看”,意思是说,这样理解的未来归根结底是由过去决定的,也可以称之为“必然性的思维方式”或“决定论的思维方式”。而强调人指向未来的存在论维度,试图通过对未来的领会来指引和改变现实,我们称之为“向前看”的视角,也可以称之为“可能性的思维方式”或“自由的思维方式”。不恰当地说,前一种视角的理论基础是古典哲学,而后一种视角则源于现代哲学的转向(当然并非仅仅是语言的转向),尽管这一转向还不够充分,可能还没有最后完成。正因为如此,人们把20世纪西方哲学看作是西方哲学的过渡时期,由此亦关涉到哲学的未来问题。 哲学自希腊哲学至近代黑格尔哲学为止,根本目的是以宇宙的合理性为基础,由此出发来证明宇宙的合理性。希腊人在最初进行哲学思考的时候,秉承的是“拯救现象”的历史使命。他们坚信,宇宙万物是合理的,任何存在着的事物一定有其合理的存在根据,然而众多现象却是杂乱无章的,所以需要人们去寻找或者解释事物存在的理由从而“拯救现象”,以便保证宇宙之合乎理性的整体系统不会因之而崩溃。因此,哲学家的工作就是解释事物之存在的理由,由此乃有哲学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希腊人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一方面以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作为追求的目标,热衷于学以致知;另一方面,努力为存在着的事物寻找合理性的根据,有德谟克里特的名言可以佐证:只找到一个事物的原因的解释,也比做波斯王要好。所以,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哲学与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都是对宇宙自然的认识;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然科学描述世界,哲学则致力于解释世界的意义。因而,哲学与科学虽然分享同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或理论思维),但两者的路向却恰恰相反:自然科学通常是“自下而上”——从特殊到普遍,从而逐步上升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或规律;而哲学则往往致力于“发现”最高的普遍原理,“自上而下”地构建哲学体系以解释世界的意义。例如,斯宾诺莎强调,“事物被我们认为是真实的,不外乎两个方式:或者是就事物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及地点的关系中去加以认识,或者是就事物被包含在神内,从神圣的自然之必然性去加以认识”②。这两种方式恰好说明了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区别:科学是在相对的空间与时间中认识事物,而任何事物的存在根据在这样的因果关系中是不能被穷尽的;哲学则是从自然之神圣的必然性来认识事物,因而是最高的认识。唯其如此,才能最终认识事物存在的本质。 西方哲学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在黑格尔哲学中获得了最充分的体现。 黑格尔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颇为人诟病:“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③其实这个命题恰如其分地揭示了古典哲学的精髓,它所表达的正是古典哲学的最高理想。在某种意义上说,自希腊哲学直到黑格尔哲学为止的古典哲学其最终目的就是证明这个命题。处在我们面前的是生灭变化之中的现象界,说明这个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每一个事物在这个世界中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且所有的事物构成了一个合理的整体,乃是黑格尔的工作,而他解决所有问题的体系原则就是目的论。本质显现为现象,现象展现着本质,两者是统一的,因而现实的宇宙万物乃是其本质根据的显现和展开,是一个从潜在、展开到现实的“圆圈”。它自己成为自己,自己完成自己,自己实现自己。人类精神就处在宇宙发展的最高阶段。正是通过人类精神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宇宙达到了自我意识,最终成为了“绝对精神”。由此可见,宇宙是合理的,所以它能成为现实;宇宙之所以是现实的,乃是由合理性决定的。然而,这种理性主义看似体现了哲学的理想性,但是在本质上却是指向过去的。正如黑格尔把他的辩证法概括为“前进—回溯”式的运动:前进看上去是离开开端向前运动,实际上也是回溯到开端。因为结果是本质的展现,所以越是向前发展越是接近真理,从而到达终点便完全回归到了开端。因此,开端是潜在的终点,终点是现实的开端。④ 如果黑格尔之后的西方哲学没有发生转向,那么,黑格尔哲学将标志着哲学的完成或终结。就像黑格尔去世后他的信徒所说的,此后的哲学家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成为黑格尔的掘墓人,要么去为他树碑立传。⑤结果是,后来的哲学家们没有为黑格尔树碑立传,而是做了黑格尔的掘墓人。因为黑格尔不仅使古典哲学的潜力充分发挥了出来,最终实现了古典哲学的理想,也以最充分的方式暴露了古典哲学的致命要害。 当希腊人开始哲学思考的时候,有一些看上去不言自明的观念潜在于其中,而这些观念在后来的哲学发展中相继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希腊人致力于认识自然,为每一个存在着的事物寻求合理的存在根据。在这种科学精神的背后是:相信宇宙是合理的、每一事物都有其合理的存在根据、宇宙万物构成了一个有秩序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认识宇宙……这些理性主义的信念就构成了古典哲学的前提条件。由此观之,黑格尔哲学类似一种循环论证:它以宇宙的合理性为前提来证明宇宙的合理性,反过来以对于宇宙的合理性的证明来证明宇宙的合理性。问题是,黑格尔之后,尤其是19世纪下半叶,古典哲学的理性主义信念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如果宇宙本身不是合理性的(至少宇宙本身无所谓合理不合理),如果宇宙是盲目的、非理性的自然过程,那么,黑格尔的理性统治世界的庞大体系就变成了自说自话的呓语。于是,黑格尔的形而上学被送进了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