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

作 者:
徐飞 

作者简介:
徐飞(1964-),男,湖北随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哲学作为一门独立而古老的学科,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必然具有学术性;而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又必然具有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对旧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仍具有意识形态性,是学术性、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2 年 04 期

字号: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1.06.001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155(2011)06-0005-05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意识形态性问题,抑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意识形态性,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只重视学术性而忽视意识形态性,或相反,这是一个问题。但我们的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现实性和意识形态性是统一的。

      一、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性

      自“意识形态”概念出现以来,其含义与地位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人们对它的态度,也影响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性的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先梳理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及其性质。

      “意识形态”是一个外来词,是一个经翻译而来的舶来品。从其历史产生过程看,“意识形态”由“idea”(观念)和“logy”(学说)构成,即构成为“ideology”,中文将其翻译为“意识形态”。它是由法国观念学家的著名代表、哲学家德斯图·特拉西(Desttut de Tracy)在法国国家研究院的一次讲话中首次提出,指称观念科学,强调的是意识形态的哲学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极强的启蒙主义色彩。

      但是,这种对意识形态的理解或认可,很快就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意识形态的地位也急转直下。由于拿破仑后来拒绝革命的启蒙思想,开始对观念学家的自由立场进行批判,认为他们的意识形态脱离了活生生的现实,像精神病人所为,是“有毒的学说”,是抽象的、脱离实际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政治学含义开始显现出来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也多样化了。按照伊格尔顿的理解,自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概念以来,人们对意识形态所下的定义有16种之多。这16种又可以归类为三种:第一种认为,意识形态是指社会特定团体的信仰、观念或者这些信仰、观念的生产,是在一定社会利益刺激下形成的思想形式或具有行动导向作用的话语;第二种认为,意识形态是指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权力的生产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第三种认为,意识形态是必不可少的中介,通过这个中介个体可以感知“它”所存在的世界,并激活个体与社会结构的联系[1]。伊格尔顿所归纳的三种涵义,实际上有一个共同点,即意识形态总是和一定的阶级、团体和具体的社会相联系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有详细深刻的阐述。

      马克思恩格斯把神学、哲学、道德、宗教等都纳入意识形态的范围。马克思恩格斯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2](P72)这就是说,意识形态最初并不具备“独立的外观”,直到有了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分工,精神生产独立化之后,独立的意识形态才得以产生,即“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个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2](P82)这种独立化的精神生产及其成果,就是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形态总是特定利益集团、尤其是占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的观念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的思想体系,但却总是被统治阶级或集团赋予人类的普遍性。意识形态不是与现实毫无关联的纯粹的理论形态,它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即它与政治统治联系在一起,与阶级的利益和阶级统治相关。“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P98)。正因为如此,意识形态不仅具有阶级性,也往往被赋予了普遍性的特征和形式,即“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2](P100)。意识形态总是为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服务,为统治阶级所维护的现状服务。

      不难看出,意识形态具有政治性、阶级性、普遍性,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这是意识形态最基本的特性。正是这些基本特性构成了理论的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性就是意识形态的独立特性;理论的意识形态性,就是指这个理论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和品性。因此,具有意识形态性的理论就会具有政治性,也会具有现实性。政治性、现实性、意识形态性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互交的。意识形态的性质就由其所反映的政治性和现实性的性质所决定。

      二、哲学的学术性和现实性或意识形态性

      任何一种理论,尤其是一种科学的理论,都是一种学术,都有自己的特性和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的理论品质和自身的逻辑结构、逻辑关联。在其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过探讨、争论、研究,不断得到完善、丰富和发展。这种自身的特性和相对独立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探讨性、研究性、争鸣性,就是一个理论的学术性。现实性,是指一个理论所具有的现实品质或品格,即任何一个社会科学理论都依赖于客观现实,都要为客观现实服务。马克思曾说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就是指哲学的现实性。因此,任何一个社会科学理论,都必然具有学术性和现实性,是学术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与哲学自身的特点有关。恩格斯说过,哲学是更高地悬浮在空中的思想领域,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与现实之间有许多中间环节。这就是说,哲学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不像经济学那样直接,也不像应用学科那样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哲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甚至是曲折的,往往需要借助于许多中间环节,因而是不可以直观地把握到的。但是,这种联系并没有中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