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之实践哲学解读

作 者:

作者简介:
雷龙乾(1962-),男,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哲学博士,陕西 西安 710062

原文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之解读不应当局限于唯物与辩证相结合的哲学范式,而应当立足于实践哲学的视阈,才能跳出传统认识的盲点,解蔽该论断的真实意义,进而理解整个《提纲》乃至整个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思想体系、叙述逻辑和发展路向。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2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21(2011)05-0064-05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60是马克思在他“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第八条里提出的重要论断。[1]56长期以来,这个命题的内涵和意义都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解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就的《马克思主义史》认为这个命题表明,“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唯物的、辩证的历史观。在社会生活中,这是动态的有机统一体。把社会生活放在实践中去理解,最终克服了历史观上导致神秘主义的种种可能性”[2]。总体来看,这种解释沿袭了以往唯物与辩证相结合的路子,但却没有进一步解释这种结合的发生原理。本文旨在借由重新解读这个命题,进一步阐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角和意蕴。

      一、积极扬弃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

      ——实践哲学的包容性和超越性

      实践哲学的总体特征和认识基点就在于扬弃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摈弃它们片面、支离、抽象和僵化的立场,又对它们各自的特殊视角所获取的认知成果加以合理甄别和积极萃取,焕发其实践生机和活力。

      哲学可以有类型、派别和形态的不同。所谓类型,比如按照历史时期划分为古代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甚或当代哲学等,按照主题划分为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价值论哲学、符号论哲学等,按照内容划分为自然哲学、伦理哲学、宗教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按照阶级倾向划分为统治阶级哲学和被统治阶级哲学、革命哲学和保守哲学,等等。而所谓派别,比如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里提出,根据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或者对教会来说,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家被划分成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派别。[3]

      此外,还可以根据理解实践的方式,把哲学划分成形而上学与实践哲学两种形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同样有新旧形态之不同。旧形态的即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最多只能从各自偏执的立场发现实践的某些局部、片段,都因为醉心于绝对的“抽象”而无缘真正理解实践。

      历史上,唯心主义大体上主要从现存或积淀起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精神、意识、良知良能出发理解世界,企图给世界宣示一个超越一切特定立场而实质上仅仅只是从“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立场出发获得的理念、真知、正义等思想坐标,期望由此建构有序、圣洁的文化精神。这样的文化精神,常常意味着对人们(主要是被统治阶级)感性存在的压抑或禁止。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到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甚至到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禁欲几乎始终是占统治地位的原则。而唯物主义,从开端时期的伊奥尼亚自然哲学、原子论学派到中世纪的唯名论甚至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始终都有用纯粹真实“直观”地解读世界和对象客观事实的认识理想。公允地看,这种被“直观”到的客观事实,除了启发科学思想的价值以外,在以人类生存发展实践为自觉对象和自觉目标的维度里,仍然是片面的,是被它的对立面唯心主义传染了的,并没有达到事情的真相,也没有揭示人类生存发展实践的真理,因而没有积极、有效地推动人类生存发展实践的价值。而且,由于把实际上局限于特定立场、个别情境所获得的认识说成是绝对普遍、纯粹客观的真理,反而更严重地遮蔽了真实,唯物主义最终成为与唯心主义两极对立的“意识形态”。

      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所以长期统治哲学思维领地,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毕竟能够从哪怕是片面的立场来看待人类实践现象,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思想进步、文化建构起到了某些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实践本身就具有这种“物质——精神”的复杂结构,认识失误在所难免。而且,由于它们分别抓住和代表了实践的局部要素和个别维度,总能看到事情的某些正确部分。因此可以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不完全的、抽象的意义上,已经具有实践哲学意义。实际上,真正深刻和彻底的唯物主义与真正深刻和彻底的唯心主义往往是“两级相通”的:深刻的唯心主义包容某些唯物主义的成分,而深刻的唯物主义也必然渗透进唯心主义的内容。只不过因为它们都不理解真正的实践整体,所以最多只能成为片面的、僵化的和被形而上学扭曲的、片面化和抽象化的实践哲学。

      马克思哲学的出现打破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简单对立的旧格局,开辟了崭新的哲学视阈,创立了全面、历史地反映实践的哲学形态。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就开宗明义、直截了当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54这段话一方面精辟地重新梳理和评估了整个哲学史,揭露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共同的理论“阿基里斯之踵”——它们都是脱离实际生活的玄学、形而上学,都把抽象掉任何具体涵义的概念当作主要争辩对象,喋喋不休但却空洞无物。另一方面,这段话赫然昭示了一种新的哲学思想高度和理论观察视野,一种超越了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简单对立的哲学境界。它表明马克思创立了既不同于形而上学哲学又不同于旧实践哲学的马克思实践哲学,从而宣告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唯物主义和包括黑格尔在内的所有唯心主义哲学的终结。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唯心主义及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立足于实践立场看待现实、事物和世界,反对仅凭理论“抽象”截取实践的局部视阈或个别视角的瞎子摸象式的认识方法,反对一切脱离实践的形而上学怪想,避免孤立静止的方法论和形而上学的思想窠臼。新哲学既不是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是精神的派生物,也不“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相反地,它强调“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54。也就说,要从完整、具体的人类生存发展的立场看待世界、社会、文化、历史、人生,摈弃任何脱离人们具体生存发展活动的所谓纯粹、绝对、直观的“哲学”立场。须知,实践从来都是多种规定性的统一,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及其文化、人与自我、人与历史、理论与实践、真理与价值等等众多的关系与内容,始终是具体的、历史的现象,需要多视角、多层面和与时俱进地把握。哲学的初衷本来也是要从归根结底的意义和“高度抽象”的维度辅助和提升人类存在的思想自觉,而这种自觉本身同样是实践的必要元素。只是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实践和意识的复杂纠结,几乎所有的旧哲学形态,包括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逐渐沦落为脱离实践基础而固执于“高度抽象”的虚幻意识,哲学才变异为一种服务于某种经济基础的歪曲事物真实状态的“意识形态”。加上现实“利益”的熏染,阶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最终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理论饰品,完整性、健全性、真实性、超越性、进取性等等哲学品格终于因为被肢解和“高度抽象”而难以伸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