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身为湖南巡抚的吴大澂自动请缨,率湘军赴前线杀敌,结果在海城会战中失利,被清廷革职查办。关于吴大澂的评价,历来存有争议,多数人说他是想“拜相封侯”的投机分子,是贪生怕死的逃将,是卖国求荣的历史罪人。笔者认为,这些评价均有失偏颇,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吴大澂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恢复其爱国官员的应有形象。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海城会战 爱国官员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突然炮击中国海军舰船,悍然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被迫于8月1日正式对日宣战。这时正在湖南巡抚任上的吴大澂,虽年逾花甲,但仍以极大的爱国热忱,两次上疏,请求率湘军赴朝作战。8月19日,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 称许“该抚自请带兵助战,奋勇可嘉,著照所请,即行带勇北上。”吴大澂接旨后,于8月底离湘赴沪,从海路抵达山东威海。 不久奉调山海关,负责京、津、榆防务。1895年1月27日,清廷电旨吴大澂, 命其率二十余营湘军,“即日拔队出关,分起进发,会合宋庆等军,相机进剿。”2月11日,吴大澂进至位于辽河下游的田庄台镇。 随即发起对盘踞于海城的日军第三师团的围攻,结果未能攻克。2月27日, 清军再次攻打海城。这时,日军第五师团从岫岩出发,绕过大高岭,攻占辽阳东南40公里的吉洞峪。清廷急令长顺、依克唐阿率吉奉两军回援辽阳,海城之围遂解。困守海城的日军第三师团乘机北上,并与第五师团会合一处,于3月2日间道奔袭牛庄。湘军魏光焘、李光久率部由海城后撤回援,双方激战一昼夜,清军终因寡不敌众而溃败。牛庄的失陷,导致了清军的全面崩溃,营口、田庄台相继不守,吴大澂,宋庆率残部退守双台子、石山一带。3月17日,吴大澂被清廷革职议处。 吴大澂兵败革职后,被一片谩骂声所包围。有的指责说辽河东岸溃败,“全坏于吴清帅(吴大澂,字清卿,故称)一人。”有的诬称他自动请缨到前线杀敌,是怀有拜相封侯的利己动机。有的说他只会吹牛皮、说大话,是“未经战阵,以虚骄之气,作夸大之词”的空谈家。有的说他战前慷慨激昂,临战胆小如鼠,是“弃冠脱剑”的逃将。也有的埋怨他“既无宏济艰难之才,自不合奋投笔请缨之志。”还有的把他同李鸿章、叶志超等人划为一类,斥之为“卖国求荣的衣冠禽兽”。这些讥讽和指责,如果是出于对吴大澂这个败军之将的一时义愤,尚情有可原,若是用来对他一生的功过进行评价,则难免陷入偏狭。毋庸置疑,海城、牛庄之败,作为前敌总指挥的吴大澂是难辞其咎的,但把战败的责任全推到他一个人身上,也是不公平的。笔者认为,吴大澂一生中有功有过,功大于过。其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总体上是好的,对国家和民族是有贡献的。因此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地、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他的功过是非,恢复其爱国官员的应有形象。 (一)吴大澂本是一个文官,甲午中日开战之际,在处于大后方的湖南任职,既无带兵打仗之责,又无守边保土之任,为什么放着清福不享,舍易就难,主动请缨,慷慨从戎,甘冒矢石呢?他这样做是被封侯拜相的利己动机所驱使,还是为保卫祖国的历史责任所感召?这是评价吴大澂时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 在吴大澂请缨赴难的当初,清廷的一些官员就存有微词,私下议论说他得到了一块刻有“度辽将军”字样的古印,自以为是万里封侯的吉兆,因此才积极请求率湘军出关作战。后来诗人黄遵宪根据这一传说,曾在《度辽将军歌》中着力进行渲染:“闻鸡夜半投袂起,檄告东人我来矣。此行领取万户侯,岂谓区区不余畀。将军慷慨来度辽,挥鞭跃马夸人豪。平时搜集得汉印,今作将印悬在腰……”〔1〕在黄遵宪的笔下,吴大澂以“度辽将军”自比,完全是不可一世的野心家。但文学终究是文学,史实毕竟是史实。我认为,吴大澂在历史上是否得过“度辽将军”古印,什么时候得到古印,这件事本身并不重要,无须考证,也无须争论,重要的是说吴大澂从一开始就想当度辽将军,因而才主动请战,这是与事实相悖的。首先,吴大澂请求出兵之日,甲午陆战仍局限在朝鲜境内,黄海海战尚未发生,所以他几次上书朝廷,均是请求带兵从海路入朝助战,并无“度辽”之说。其次,吴大澂北上的第一站是山东威海,被李鸿章委派襄助山东半岛的防务。后来清军在平壤战役中溃败,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失利,战火燃烧到中国境内,安东(今丹东)、凤城相继失陷,辽沈动摇,京畿吃紧,清廷才将他从山东调到山海关,以军务帮办的身份,负责京、津、榆一线防务,也未让他立即赴辽参战。第三,吴大澂驻榆期间,屡屡上奏朝廷,表示要以山海关防务为己任,“断不使倭兵越关一步”。清廷也曾电谕:“该抚当此重任,务宜督率将士勤加侦探,昼夜严防。”第四,直到日军相继占领辽南军事重镇金州、旅顺、海城,辽河下游防务告急,守将宋庆电请朝廷派兵增援,朝廷才命吴大澂率军出关作战,而此时距他请缨赴难已有近半年。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所谓吴大澂想当“度辽将军”的说法,缺乏事实根据,很可能是当时一些人穿凿附会出来的。那末,吴大澂请缨赴难的真正动机到底是什么呢?关于这一点,清末经学大师俞樾在他撰写的《前湖南巡抚吴君墓志铭》中说:“愤外侮之侵陵,感中国之积弱,抚膺太息,毅然请缨,诚古人臣急病让夷之义也。”〔2〕我认为俞樾的看法基本上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吴大澂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大义凛然,他的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及行为,不仅反映在甲午战争主动要求抗日上,而且在他以往的仕宦生涯中也有足够的证明。1880年,吴大澂被清政府任命为吉林督办,协助吉林将军铭安办理宁古塔、三姓、珲春等地的防务。其时,中俄东段边界从乌苏里江口到图们江口千余里,仅设立8块木制界牌, 边境管理十分混乱,沙俄乘机蚕食了大片中国领土。为改变这种有边无防的局面,吴大澂一面加强武备,移民实边,一面轻骑简从,深入山林,寻觅界址。他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基础上,多次上书朝廷,建议派员与俄方交涉,重勘边界。后来吴大澂与俄方经过艰苦谈判,签订了《中俄珲春东界约》,收复了黑顶子等部分被沙俄侵占的领土;将士字牌向东南移了五公里;纠正了错立或被沙俄私移的界牌;争得了中国船只出入图们江口的权利。他还在中俄交界的长岭子竖起一根铜柱,亲自刻下“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十四个大字,以表达其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正在吉林督办防务的吴大澂闻讯后,心中十分焦急,几次上奏朝廷,建议派大军进行抗击,并自请率吉林练军3000人赴滇桂抗敌。吉军入关后,因中法战争结束,清廷任命他为北洋会办大臣,留驻昌黎、乐亭、芦台一带,负责京东沿海防务。1884年,日本乘中国忙于处理中法战争善后事宜之机,在朝鲜策划了“甲申政变”,并派人赴朝会谈,密谋控制朝鲜。清廷派吴大澂入朝查办。日使井上馨傲慢无礼,根本不把中国使臣放在眼里。是日,吴大澂带亲兵数十名,直闯谈判会场,仗剑而立,怒目逼视。井上馨惊慌失措,半天才嗫嚅道:“今天本大使与朝鲜政府议事,贵大臣忽来此地,有何干涉?”吴大澂义正辞严道:“使者奉命来朝查办事件,与政府自有应议之事。”当时站在旁边的德人穆林德插言指责吴大澂,吴大澂厉声斥道:“你是何人,干你何事?”穆林德面红耳赤,唯唯而退。吴大澂此举,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同时迫使日本政府放弃许多无理要求,把索赔款由原来的30万元,减为11万元。1887年,吴大澂调任广东巡抚。时值清政府准备与葡萄牙政府签订割让澳门条约。他坚决反对,并多次上奏,请求暂缓订约,或竟作罢论。同时,亲自到澳门附近香山七村及诸岛屿进行勘察,并与葡萄牙殖民当局进行交涉,强烈抗议其强占中国领土的侵略行径。随后他将调查情况上报朝廷,建议先与葡国勘定澳门界址,后与之谈判订约。因昏愦的清政府签约心切,这些正确建议未被采纳。吴大澂虽未能阻止《中葡澳门通商条约》的签订,但在条约中却明确写上了“澳门界址待勘明再定”的条款,从而使葡萄牙侵占香山七村及附近岛屿合法化的图谋未能得逞,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