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孙中山在探寻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建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体系时,面对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套颇有见地且对今天仍有价值的理论和主张。提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只有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才能得到改造和发展。从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历程来看,能否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直接关系到其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进程和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重大现实问题。 关键词 孙中山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民本主义 主体意识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五权宪法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他学贯中西,深通中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因此,研究他在探求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建构新的理论体系时,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课题很有必要。他的思想方法、态度和观点本身以及他为此身体力行的革命实践,都将为我们今天对待传统文化的重大时代课题提供一个具体而有益的范式,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发扬爱国主义显然大有裨益。 一、孙中山主张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批判地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又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厚重财富。对此,孙中山主张我们应分清其中的糟粕和精华,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他认为只要将传统文化中的宝藏挖掘、整理出来,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换,这些优秀文化遗产是完全可以被纳入新的文明体系中,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民本思想。中国古代重民、恤民等一系列民本主义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契合点。这二者尽管有区别,但确有贯通之处,民本主义乃中国的民主思想,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为此,以民主革命为己任的孙中山主张光大民本思想这一宝贵财富。孙中山素来称道“天视自民视,天听自民听”、“民为贵,君为轻”、“民为邦本”、“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等等这些具有浓厚民本色彩的言论,并将它们按照近代民主观念诠释为把政权公之于天下,让人民自己当家作主。他倡导弘扬民本思想,目的是为阐发其中与近代民主一致的成分,以使近代民主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找到它适合生长的土壤,为人们所接受,并努力使民主——对中华民族来说,这既久远又有新颖内容的诱人理想——变为近代华夏大地上的现实。 2.政治哲学。我国古代历来重视个人的内在修养,强调人们通过严格的自律、内修,最后才能肩负起管理社会国家的重任。这一思想在宋儒那里被推到高峰,并被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然,作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它理所当然地浸透了封建主义的色彩,但是,孙中山看到如果剔除其封建性,注入新的内容是完全可以为新的社会所运用的。故而他极力称颂这是中国“一段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在外国的大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到那样清楚的”,“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1〕在此思想影响下, 孙中山极其重视用新的思想来武装人们的头脑。他说:“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只要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旧思想,另外换成一种新思想,这便是国家的基础革新。国家有了新基础,那么别的事情就好办了”。他还明确指出:“本党之三民主义,便是无形中改造人民思想的。”为此,他不遗余力地宣传普及新文化、新思想,并在百忙中著书撰文。他说:“文著书之意,本在纠正国民思想上之谬误,使之有所觉悟”。当然,孙中山使用内圣外王是在对其进行彻底改造之后,目的是要借它作载体,让人们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去治国平天下。 3.弘扬主体意识,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我国传统文化一贯主张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积极向上,努力奋斗。我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周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此,孙中山极力倡导身体力行。他曾在《孙文学说》自序中描述自己在革命过程中“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他还常引《周易·系辞上传》“慢藏诲盗,冶容诲淫”以及《孟子·离娄章句上》“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的古训,又以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号召人们挽狂澜于既倒;以古人“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国家之内,一物不得其所,便是我们的责任”的崇高境界,视天下为己任,救中华民族于水火。号召革命者要勇往直前,奋不顾身,像陈天华、杨笃生和黄花岗烈士那样,成仁取义,用孟子“所欲有甚于生者,舍生而取义也”的话,教育革命军人为了主义而献身。正是在这种精神指导下,孙中山毕生为中国的富强而奋斗,临终时还告诫人们继续努力! 4.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合理成分。众所周知,伦理道德具有相当的社会政治功能——通过舆论、教育等多种途径,规范人们的言行,在调节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方面起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道德具有显著的阶级性和时代性。我们民族历来重视道德,因而形成了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文化传统。孙中山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他十分强调道德在建立新社会中的作用,认为国家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系于道德的好坏,在他看来,“有了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他一方面极力主张在建立新的价值体系时,要挖掘、利用传统道德中积极的、有价值的成分,另一方面又严厉谴责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潮。他说:“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他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进而他明确指出了应恢复、利用的传统道德的具体内容:“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 我们知道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伦理道德被统治者和思想家们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加工整理成举世罕见的严密、庞大的体系。中国封建道德以尊尊、亲亲为根本原则,宣扬尊卑贵贱、等级名分为主要内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制度,确保封建统治永远延续。因此,从总体来看,它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是落后的、反动的。但就具体内容来说,其中也有许多精神瑰宝,尤其在人格完善、道德修养方面;另外,传统道德中一些广为人们所知晓的概念和人们习惯的思维定势也可用作建立新的道德体系的工具。孙中山之所以重视传统道德,主要也是从这两方面考虑的。他本人虽讲是要恢复旧道德,诸如忠孝、仁爱等,但只要我们认真仔细地考察其思想,就可清楚地看到他是在对传统道德中的封建思想、内涵进行了彻底的改造,赋予其新的涵义后使用的,目的是使人们能较容易地认同、接受新的道德价值观,即所谓的“旧瓶装新酒”,而绝非简单地恢复旧道德。这可从下面的分析中得到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