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安徽肥西人,是清末淮军将领。他曾随李鸿章镇压过太平军和捻军,也为保卫和建设祖国领土台湾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他在台湾的这段历史,写下了其一生中最光辉的篇章。称其为“保卫台湾的封疆大吏”,“巩固祖国统一的促进派”及“台湾近代化的先驱者”〔1〕毫不夸大。在治台期间, 刘铭传不但“造铁路以通之,行邮船以辅之,振殖产以裕之,辟财源以养之,改内政以新之,设教育以明之”〔2〕, 更重要的是他始终十分注重台湾的防务,为保卫祖国这块神圣领土呕心沥血,使台湾在他抚治的近七年内(1885.10—1891.6),免遭列强的侵扰, 进入了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多方发展的黄金时期。刘铭传的功劳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就他与台湾防务问题略加探讨。 一、刘铭传的台防思想 由于台湾地腴物博,资源丰富,并且战略地位相当重要,从17世纪开始,台湾就成为殖民者眼中不可多得的肥肉。夺取台湾不仅意味着可以占有台湾的资源,更主要的是能以台湾为侵略基地和跳板,进而吞噬与之一水之隔的中国大陆这块更大的肥肉。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不久,法军就把侵略矛头对准了台湾,希图以“台岛为质”〔3〕, 迫使清政府屈膝投降,满足其侵略要求。从1884年8月到次年6月,侵台法军共聚集兵舰20余艘,前后用兵4千余人攻打台湾,就连外人也感叹, “一国之师船聚集如此之多,恐前此中华海面得未曾有。”〔4〕法人出此血本,显然势在必得,然而经过近一年的战斗,法军非但未能得逞,反倒损兵折将,仓皇退出台澎地区,而这一切都是在“刘铭传的能干的指挥之下进行的”〔5〕。而这位“能干”的刘铭传出任台湾首任巡抚后, 在巩固台防,重建台湾防务体系方面更显出了突出的才能。 (一)留台、保台思想 留台、保台思想是刘铭传台防思想的前提。清廷自康熙年间在台湾设府,实行直接控制后,台湾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较前有了发展,同时台湾作为清政府的东南屏藩,也对维护清主权起到巨大作用。但是清廷对台的作用并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认为台湾无足轻重,对台湾问题持消极态度的人在清廷中一直大有人在。正如周荫棠在他的《台湾郡县建置志》中所说:“清廷对于台湾,弃之恐生患,守之嫌生烦,其政策一意将台湾隔绝置之为封闭之区,非有积极开辟草莱,发展生产,以裕国民之意。”特别是在台湾防务方面,清政府中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在中法战争前一直错误认为“台湾乃海外孤悬之地,易为奸宄逋逃之薮”,“台湾之患率由内生”,执行“为防台而治台”的方针,致使台湾军备废弛,驻军兵骄将惰,纪律松懈,军事设施也十分陈旧落后〔6〕。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不久,法舰威逼台湾,举国一片惊慌,清廷中舍台、弃台,置台澎地区于不顾,赶快议和的主张更趋流行。在此情况下,刘铭传挺身而出,担当起保台御侮的重任。在赴台前,刘铭传上了一道奏折,明确表明自己态度,对清廷中主张舍台、弃台的主和派进行了猛烈抨击。他说:“应思伊犁和而兵费赔偿,天津和而义民受戮,台湾和而琉球坐失,越南和而藩服无存。”如果此时再置台、澎地区于不顾,主张议和,就只能是“剜肉补疮,期陵胡底”。当务之急应立即整饬台湾海防,加强台湾军备,以打退侵略者的进攻〔7〕。 中法战争刚一结束,刘铭传又总结台湾自鸦片战争以来历次遭受侵略的历史,再次上疏曰:“台湾为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每有衅端,咸思吞噬。”建议清中央政府应充分认识台、澎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强调应迅速加强台湾防务。折中刘铭传还主动要求“准开福建巡抚本缺,俾得专办台湾事务”,决定全身心投入建设台湾,保卫台湾的工作〔8〕。 在刘铭传及当时一些抗法主战派将领的推动下,清政府内一些权臣认识到了台湾问题的重要,中法战后数月之内,“条陈台湾善后者, 凡十数起”〔9〕,加强台湾防务,巩固东南海疆在清廷中逐渐成为共识。1885年10月12日,清廷根据军机大臣奕譞,总理大臣奕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等的联衔奏议正式下诏:“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并决定“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丸”,诏定台湾与福建分置,另立建省,委刘铭传为台湾首任巡抚〔10〕。 (二)以大陆为后盾,台闽联防思想 以大陆为后盾,台闽联防思想是刘铭传台防思想的核心。台湾在战略上虽具有重要地位,但如若孤立无援,受到敌人的封锁,那么将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状态。没有大陆作为后盾,支持帮助,台湾不可能建成稳固可靠的防务体系。基于这一点,刘铭传在受命赴台前就同李鸿章等朝廷重臣协商,要求给台以积极支援。清政府同意了刘铭传的请求,急调陆操、炮队和水地雷教习一百余人随他同行,并令提督王贵扬等十余人携带数千杆配齐子弹的毛瑟枪立即渡海赴台。同时清政府还饬令有关方面迅速援送台湾大小炮30尊,拨银款共54万两作为刘铭传赴台经费〔11〕。1884年7月刘铭传秘密登岸基隆后, 清廷在上海设台湾军械粮饷总局、转输局,专门向台湾输送军械粮饷;而在台北,台湾两府刘铭传也专设支应局以负责接收工作〔12〕。8月法舰炮轰基隆, 台湾保卫战开始。由于大陆的坚强后盾作用和刘铭传带领驻军的奋战,取得了沪尾大捷,沉重打击了法军的嚣张气焰,法军不敢再登陆浪战,决定对台实行封锁以达侵略目的。清廷应刘铭传等人的竭力要求,采取雇用民间商船,悬挂外国国旗,夜航偷渡和绕道东南海岸登陆等运送方式,冒险继续援台。此间,大陆共向台湾输送吴鸿源的春字营,陈鸣志、王诗正的恪靖四营两旗等队伍共两千余人;输送白银70余万两〔13〕。另外还有大量枪枝、弹药。这些援助的到来极大缓解了台湾在抗法战争中的军需供应紧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