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清流与同光政局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6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清流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传统。作为封建统治面临危机之时出现的一股试图“起蔽振衰”的舆论力量,清流的出现往往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会对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等诸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晚清清流也是如此。它是在同光年间民族危机严重、封建政治腐败、统治集团斗争激烈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的,其纠举弹劾、图谋变革的言行也给同光两朝的内政外交带来了相当的影响。

      关键词:清流 同光政局

      19世纪70年代后期,即同治末年光绪初元之季,清代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批标榜风节、纠弹时政的士大夫。他们以“平章国故,摩励群僚为己任”〔1〕,以“遇事敢言”,敢于“弹劾大僚为贵”〔2〕,要求改革内政、整肃纪纲、抵御列强。“几几乎有宋元祐之风,一时遂有清流党之目”〔3〕。

      清流派成员思想活跃,自负直言。作为晚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劲旅,其主张及活动曾对晚清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在错综复杂、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清流派自身的源流演化也颇为复杂,以中法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本文拟就前期清流与同光政局的关系作一探讨。

      清流亦称清议,是指封建社会那些不当权,但负有时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而言。历史上,每当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之时,统治阶级中不当权的知识分子里总有人挺身而出,试图补偏救弊,“挽狂澜于既倒”,这已经形成一种传统。晚清清流也是如此,它的成员主要是由都察院和翰林院当中的“言官”和“讲官”组成,人称“清流的领袖是一些著名的文人,他们或在翰林院,或在都察院,或在京师的藏书楼读古籍”〔4〕。19世纪60、70年代, 正是封建统治日趋腐败的关键时期,外则列强环伺,衅端屡作,内则“吏治日偷,民生日窘,怨恫交作,灾害频仍”〔5〕。尤其是历时两年, 地跨九省的“丁戊奇荒”,使全国人口伤亡达四十分之一强,原本已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也因灾荒频起而更趋激化。严重的社会危机促使部分具有忧患意识的近代士大夫秉承古之遗风再成清流,晚清清流的出现,与同光之交的政治局势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慈禧与奕的矛盾是孕育清流派的温床

      辛酉政变后,慈禧与奕一同成为晚清政治中枢的核心人物。他们鉴于肃顺唯严是尚,屡兴大狱以至天怒人怨,使统治阶级内部分崩离析的教训,一上台即摆出“询切刍荛”的谦恭姿态,多次申谕中外大小臣工,“于朝迁用人行政各有所见,务当据实直陈,毋得稍存畏匿隐忍之见。”〔6〕这种态度, 无疑为清流派的畅言直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最高统治者不仅对清流派的言论持宽松、放任的态度,有时甚至还会有意纵容。在共同政敌先后被翦灭的同时,慈禧与奕的矛盾也因难以容忍两个权力中心的并存而逐渐公开化,且愈演愈烈。慈禧为了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便借御史为耳目,以翰苑为喉舌,对清流弹劾权贵常加鼓励,以监视和牵制奕等人。因当时科道可“风闻言事”,清流的弹劾常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未必有据。如张佩纶为翰林时,“频上书弹京省官吏,封章多于台谏,其奏疏深文周内,恒以诸臣姿纵,蔑视两宫为言,适如孝钦意,所言无不行,往往劾人不待复按,即罪之,旧所鲜有也,言路益发摅”〔7〕。 正是由于慈禧的纵容,清流人物便放胆而行,一方面是遭弹劾者接二连三地被罢免,一方面是弹击别人者“藉此得美名”,不断地受到“非常恩宠”,故“台谏生风,争相弹击”〔8〕,一时“清流横甚”〔9〕。

      慈禧利用清流牵制奕,反过来,奕也借助清流反击慈禧,力保自己的地位,并与慈禧抗争。为此,奕对清流人物也千般笼络、百般恩宠。如清流派的领袖人物李鸿藻,奕就对其多有嘉誉,曾多次表白“李公爱我”〔10〕;李鸿藻对奕更是有意靠拢,倚为靠山,故二人虽政见不同,却互相利用,“交谊甚笃”。〔11〕再有清流派中有“青牛角”之称的干将张之洞与张佩纶,由于一贯锋芒毕露,四处“触人”,不免招许多人忌恨,却也颇得奕赏识。伊犁事件中张之洞连上19疏,洋洋洒洒,言所欲言,其中有不少是直接弹劾军机处的,作为军机处领班大臣的奕却一直心平气和,“每逢会议之期”,仍“颇为虚心谘访”。〔12〕中法战争前夕,张佩纶入为总理衙门大臣行走之后,恭王“更是恨相知晚,署中事悉倚办”。〔13〕既有太后的恣纵,又有首席军机的恩宠,清流派就这样在最高当权者剧斗的狭缝中应运而生。

      二、军机处内错综复杂的矛盾,对清流的兴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李鸿藻与沈桂芬分别于1865年和1867年入军机处。由于沈桂芬独断专行,使得曾为帝师的李鸿藻颇不服气。加之两人政见不合,且一南一北,地域观念和门户之见很深,两人矛盾逐渐加剧。因李鸿藻在军机处内势单力薄,难以与沈桂芬抗衡,便拉拢一批科举出身的言官作为心腹,尤其对直隶同乡如张之洞、张佩纶等人更是多方举荐、全力提携,籍以壮大自己的声势,并收取时誉。当时,高度的皇帝集权使得原本享有条陈参政、弹劾官邪的监察官员位卑权轻,形同虚设,于是都察院和翰林院中那些“怀才不遇者”纷纷把李鸿藻作为改变境遇、飞黄腾达的靠山,用满腹的经纶抒散着多年的郁结。他们结成党羽,议论风发,弹章迭上,不遗余力地攻击沈桂芬及其同伙。可以说沈李之间的争斗是清流派成长壮大的催化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