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 甲午中日战争以侵略者的“全面胜利”和被侵略者的屈辱订约作为结局。然而,公理必然要战胜强权,正义终究要制服邪恶。50年前,第二次中日战争终于以侵略者宣告无条件投降和被侵略者取得伟大胜利而告终结。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换来了企盼已久的胜利,洗雪了自第一次中日战争失败以来由日本侵略带来的种种屈辱,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日本从甲午战争胜利引出在第二次中日战争中的彻底失败;而中国从甲午战争失败走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两个过程确足令人深思。本文谈几点粗浅的感受: 反思之一:在两次中日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必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防止那种惨绝人寰的悲剧重演。 侵略战争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造成不幸,这是显而易见的。在两次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进行疯狂的屠杀和掠夺、残酷的迫害和蹂躏,给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不堪回首的恶梦。旅顺大屠杀是第一次中日战争中日军制造的最血腥的惨案。大屠杀从1894年11 月21 日至24日,持续4天,共屠杀无辜群众约两万人。“在这次屠杀中, 能够幸免于难的中国人,全市中只剩三十六人。这三十六人,完全是为驱使他们掩埋其同胞的尸体而被留下的。他们帽子上粘有‘勿杀此人’的标记,才得免死。”〔1〕南京大屠杀则是第二次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的最残忍的暴行。日军谷寿夫部在1937年12月12日杀入南京后,在随后的几周内,进行了惨绝人寰、震惊世界的大屠杀。30万以上放下武器的兵士、平民、妇女儿童和老人惨遭日军屠杀;2万以上的妇女, 包括六七十岁的老太婆和八九岁的幼女,遭日军强暴;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房屋被焚烧,繁华市区顿成一片灰烬。这两次屠城血案仅是侵华日军在中国所犯全部罪行中的个别事例。 甲午战争失败,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仅赔款与赎辽费2亿3千两,就是清政府年收入7千万两的3倍以上。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同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据最新统计,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第二次侵华战争中我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直接经济财产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财产损失达5000亿美元。〔2〕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则是无法计算的。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在给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蒙上黑暗、制造血腥灾难的同时,也给本国蒙上了黑暗、制造了血腥灾难。日本是甲午战争的胜利者,暂时获取了巨大的战争利益。当时日本向中国索取的赔款、赎辽费等折合3亿4千多万日元,从中国掠夺战利品价值1 亿多日元,共4亿5千万日元,等于日本六七年财政收入(每年8 千万日元)的总和。但从长远看,第二次侵华战争失败的悲剧正隐伏于甲午战争的胜利。日本尝到了发动侵略战争的甜头,于是更加疯狂的扩军备战,更加疯狂的对外扩张。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它多次发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彻底失败。日本人民在这些侵略战争中也饱受着战祸的磨难。他们的政治权利被严重剥夺,生活负担更加沉重。数以百万计的人被迫走上战场,充当炮灰。据日方统计,在第二次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有300多万日本人葬送了生命,有500万以上的日本人负伤,财产损失为1057亿日元,还不包括无形财产的损失和拆赔带来的生产能力的丧失等。〔3〕 历史表明,战争无论对侵略者还是被侵略者,对战胜者还是战败者,都只能是一种悲剧。中日两国人民深深体验到了侵略战争的惨祸及军国主义的罪恶。令人遗憾的是,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不仅极力否定半个世纪前那场战争的侵略性质,极力否定日本对其亚洲邻国进行过殖民统治,还美化那场战争,还把战犯当作英雄来供奉。这种极端错误的战争观、历史观,不能不引起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担忧和警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正视昔日的侵略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才能期望在今后避免战争的惨祸;只有严肃而认真地对待半个世纪以前那段不幸的历史,才能期望在迈入新世纪后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反思之二:中国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两次大规模入侵面前,表现了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中华民族在第一次中日战争失败后,没有沉沦下去,而是坚持不懈地进行斗争,终于在50年后赢得第二次中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战争屡战屡败的局面,也为中日间长达半个世纪侵略与反侵略的反复较量划上了句号;这种从屈辱到胜利的历程,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深厚凝聚力的民族。 甲午战争虽以中国的失败告终,但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军民仍表现出了非常英勇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她的英勇的儿女大义凛然,挺身而出,同敌寇进行殊死搏斗。左宝贵血洒异国他乡,邓世昌“誓与士卒共生死”,林履中“临大节而不可夺”,杨用霖口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而自裁,刘步蟾、丁汝昌自杀殉国以身为国尽节……他们真正做到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们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祖国反侵略斗争史上谱写了璀璨夺目的篇章。 甲午战争对中国来说,如果从短近的眼光来看,似乎只是一场倍受屈辱的悲剧;但从长远的眼光视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各个阶级都投入民族救亡运动,如农民阶级以“灭洋”为旗帜的反帝爱国运动,资产阶级上层以“变法图强”为旗帜的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中下层以“振光中华”相号召革命斗争。民族救亡运动的前仆后继和一再高涨,正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写照。 中国人民咬紧牙关挺过了八年抗战,并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也是靠这种民族精神作支撑的。蒋介石的军事顾问蒋百里曾经说过:“中国人最大的武器就是坚强不屈的意志,敌人可侵占我城市,可屈服我政府,但决不能屈服一国的文化,更不能屈服一个民族的意志。日本假口防共,想拿二百万兵来屈服中国人的意志,等于梦想,日本一天不停止侵略中国,中国势必抵抗到底,最后胜利必属于中国人。”〔4〕这种不可征服的民族意志,编导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剧,如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勇士扼守苏州河、血战台儿庄、血战昆仑关、杨靖宇的尸体被日本人解剖时腹中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张自忠上将身负重伤后仍奋然跃起与日寇搏杀直至殉国……积贫积弱的中国以弱胜强,打败日寇,所依靠的主要就是坚不可摧的民族意志这种无形的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