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兴趣,小“虫迷”搞出大名堂

作 者:
张哥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婚姻与家庭

内容提要:

如果你打开家中的冰箱想拿个鸡蛋,却发现里面冷藏着几个稀奇古怪的昆虫标本;或者你打开储藏室,一下子从里面爬出几十只张牙舞爪的螳螂;甚至你准备睡觉时,却在被窝里发现几枚鸟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这一切都是你孩子的所作所为,你又会怎么办?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1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特殊爱好,这个孩子爱的是昆虫

      詹志鸿3岁多的时候就喜欢上了昆虫,有一个星期天,父母带他到南京市东郊风景区去玩。当晚,詹妈妈准备做饭时,竟然发现冰箱里躺着几只长得稀奇古怪的昆虫。詹妈妈惊得大叫了起来,詹爸爸连忙跑过来一看,也吓了一跳。一定是儿子志鸿干的,可他把这些东西放进冰箱干什么?

      谁知小志鸿却一本正经地说:“你们别乱动,那是我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昆虫品种,准备做标本用的!”

      之后,詹志鸿对昆虫的爱好一发而不可收,他经常把各种小昆虫带回家,就连吃饭也想着它们:如果父母做了什么好吃的,他一定会说:“留点给我的虫子吃吧。”刚开始,父母怕詹志鸿研究昆虫影响学习,但詹志鸿从事了一辈子教育工作的爷爷对儿子、儿媳说:“志鸿爱昆虫并非坏事。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好的父母和老师,应该想办法找到孩子的兴趣点,然后加以培养和鼓励,而不是阻止和扼杀。你们担心他影响学习也是有道理的,但可以要求孩子在搞好学习的前提下,再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研究昆虫,让两者相互促进,说不定他还能开辟出一条独特的成材之路呢!”

      詹爸爸和詹妈妈觉得爷爷的话有道理他们决定支持儿子对小昆虫的兴趣。

      詹爸爸跟志鸿认真谈了一次话:“你为什么喜欢小昆虫?”詹志鸿说:“我也不知道,就是喜欢它们。”

      詹爸爸说:“但你得保证不能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志鸿点头答应。爸爸接着说:“爸爸知道你是真心喜欢昆虫的,不过,既然喜欢,就要喜欢出水平,就像学钢琴要考级一样。我觉得你现在对昆虫只是喜欢,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詹志鸿说:“这个道理我懂,但我也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詹爸爸说:“我来教你。”

      “太好了!”詹志鸿高兴地跳了起来。

      詹爸爸先是带着儿子到书店,让他自己挑选了十几本有关昆虫的书籍,让他加强这方面的知识修养。詹志鸿如饥似渴地爱上了那些书,他最爱看的是法布尔的《昆虫记》和《昆虫的博物馆》,那些书让他增长了知识,大开了眼界。

      在加强儿子昆虫方面的知识修养的同时,詹爸爸开始帮儿子理论联系实际。他没事就带着儿子到东郊风景区去玩,但这种玩是有目的性的,就是寻找各种昆虫。有时候找到的昆虫,詹爸爸也不认识,父子俩就把《昆虫的博物馆》当成了“昆虫字典”,这本书里从昆虫的图片、到习性等基本情况都有,他们一个个对照,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努力实践,兴趣是最好老师

      观察自然环境中的昆虫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必须忍住蚊虫的叮咬或头上的烈日,而且要长时间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否则就会吓跑它们。为了表示对詹志鸿的支持,爸爸总是陪着儿子一起观察。一天傍晚,爸爸正带着詹志鸿撅着屁股趴在水沟边观察蛐蛐,不知情的邻居见他们趴着半天不动,以为出了什么事,连忙过来察看。詹爸爸赶忙打手势,示意他不要出声。邻居见他们什么事也没有,便好心地说:“老詹,你不陪着孩子好好读书,却陪着他玩蛐蛐,也太纵容孩子了!”詹爸爸说:“我不是纵容他,而是在帮他培养有益的爱好,不比让他胡乱玩好吗?”邻居不理解,摇着头自言自语地说:“我看这父子俩脑子都进水了!”

      研究昆虫必须观察它们的一生,就是从它们孵化、成虫、化蝶的整个过程。以前詹志鸿把昆虫带回家,只是随便找一个鞋盒子装进去,一边培养一边观察。但现在,为了帮助儿子更好地进行观察和研究,詹爸爸亲自动手,替儿子做了三组共36个木盒子;由于昆虫孵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他专门把家里十几平方米的卫生间腾出一半地方来,把盒子整整齐齐地摆在里面,还教詹志鸿在每个盒子上贴上标签,用于分类和记录时间。这样一来,詹志鸿每天放学做完作业,就开始忙着给昆虫换土、喂食、做记录,不仅更加便于观察和研究,还养成了做事有条有理的好习惯。

      身边的昆虫研究透了,詹志鸿又想研究自己没见过的昆虫。为了支持儿子,詹爸爸陪着詹志鸿上网,通过网络跟外地昆虫爱好者联系,想办法从他们手里买虫卵。爸爸要出钱,詹志鸿却坚持要用自己的压岁钱。爸爸一想,儿子愿意拿自己的压岁钱买昆虫,说明他是真心喜欢昆虫,这样也能让他体会到这些昆虫的来之不易,研究起来会更投入。

      詹志鸿研究起来特别用心,甚至发现了不少书中的问题,包括大生物学家法布尔《昆虫记》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质疑。小学四年级时,他就发现自己观察到的跟书中写的不一样,便对爸爸说:“《昆虫记》中说独角仙喜欢吃蘑菇,但我养过三只独角仙,它们都喜欢吃水果,特别喜欢吃苹果,并不喜欢吃蘑菇啊!”听了儿子的话,詹爸爸非常高兴:“有质疑就提出来,何况这是你仔细观察的结果。”詹志鸿挠了挠头说:“可是,法布尔是我崇拜的大科学家啊!”詹爸爸说:“再大的科学家也可能出错,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为了打消儿子的顾虑,詹爸爸带着儿子找到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洪晓月教授。洪教授对詹志鸿的表现大为惊奇:“我教过那么多学生,还没有人从小就如此喜欢昆虫并研究到这个程度的,这个孩子将来不得了。”但当时他对詹志鸿的质疑也没有把握,为了慎重起见,洪教授亲自做了实验,之后一脸欢喜地肯定了詹志鸿的观察结果,并再三对他进行了鼓励,还给他留了电话号码,表示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向他请教。

      洪教授的态度再次鼓舞了詹志鸿,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他的观察研究成果,在爸爸的帮助下,詹志鸿回到家就开通了自己的博客,然后把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心得写进博客。短短一年的时间,他就写了322篇博客。在他的博客里,不仅有他为昆虫拍的“成长写真”,还有他养昆虫的点点滴滴。很快,他的博客就成了他跟“虫友”们交流的平台,他也有了成千上万的“粉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