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自己,就好

作 者:
明月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辽宁青年·青年团员读本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1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昨天儿子以大男孩的口气和我谈了两个多小时,谈了他对文学创作和音乐的热爱,令我震惊!性格内向又倔强的他,自上初中以来,成绩在班级一直中等。昨日一谈,方知平时在课堂上也开小差构思呢。孩子目前有些盲目自信,这种劲头却未放在学习上。我和他讲了先抓好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的道理,他不是很接受。原来一直把儿子当小孩的,怎么变得有思想、有主见了,而这种主见却与大多数孩子把成绩搞好的方向不太一致。他怎么与别人家孩子那么不一样啊?我感到了惶恐,措手不及……”

      的确,中国父母认为保护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为将来做好准备,让他们认识到掌握了能力就可以做好每件事,就能获得某项技能,好的工作习惯和自信,这是其他任何人都夺不走的。

      相比之下,西方父母努力做到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追求自己想要的,支持他们的选择,给予积极的暗示和培养环境。

      最刺激孩子的武器:“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听话又温顺/回回年级第一,不让人操心/研究生和公务员都考上了,一个月7000元工资/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要400元生活费还嫌多……”这则广泛流传于网络和微博的热帖,迅速引发了众多学生的共鸣,浏览量破万。

      多数网友表示“恨透了”这个叫“别人家孩子”的虚幻的攀比对象。

      为此,笔者随机采访了各个年龄段的20多位学生,仅有两位父母很少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绝大多数都表示父母常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己。更有不少网友和学生说,自己一路就是被父母“比”着长大的——上学时,比的是成绩;到了大学,比的是证书;工作后,比的是职业、收入甚至择偶。有网友给“别人家的孩子”找了不少形容词,比如:神通广大、虚无缥缈、宇宙中最强大、宿敌般的人物。

      “别人家的孩子”很可怕,甚至诱发了个别孩子的心理问题。

      曾接触过一个真实故事:两个妈妈以前是同学,从小就喜欢暗地较劲,两人生的孩子又是同龄,同在一个班级念书。于是,两个孩子就成了妈妈们嘴里最爱比较的对象。妈妈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问别人家的孩子表现如何,考试成绩如何?一听说别人家的孩子超过了自己的孩子,马上脸拉得老长,劈头盖脸地一顿骂。到了初三,其中一个孩子的成绩渐渐落后,再也不愿去上学了,并一直喃喃自语:“我要去杀了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中国式父母的困惑:攀比还是放任?

      在中国做父母,是一项百转千回、错综复杂的“事业”。然而,父母的良苦用心常常事与愿违。一家国际青少年研究所进行的“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论显示,父母进入了日本和美国高中生心目中的前三,而对于中国一万多名受访高中生来说,母亲、父亲则屈居第十与第十一。

      “国画、书法、小提琴、声乐、英语、物理、化学……”沈阳某广告公司从业者许妍从小便被父亲的“礼物”压得透不过气来。父亲因上山下乡没能读大学,改革开放后自修考取公费留学生,学成归国后颇受重用,仕途坦荡。身为独生女,许妍被望女成凤、自视甚高的父亲当成儿子来养。她4岁开始练小提琴,拉错一个地方,妈妈就会拿针扎她一下。做完作业,爸爸检查时发现错误,眉头一皱,许妍立刻退到一米之外,“肯定会打我的”。最后,“哪怕是在饭桌上,爸爸如果把手扬起来挠一下脑袋,我都会条件反射地跳开来,以为又要打我了”。

      在一家外事机构工作的黄雯常带着女儿参加单位聚会。遇上外籍同事,她就鼓励女儿上前用英语搭话。然而,女儿总是满脸通红、眼泪快掉下来,最多只能说上一句。女儿的外籍教师很不理解,来劝黄雯:“这就是一个孩子的天性,你为什么一定要改变她呢?”听到这句话时,黄雯突然觉得整个世界明亮了。不久,她又黯然:“在这么一个浮躁、急功近利的年代,孩子这样的性格,可能会过得非常惨吧?”

      比别人,不如比自己

      人生是一盘棋,如今的家长们好像得到了一个官方棋谱,一股劲儿地想把棋都走成一样的;等孩子们长大后,也想把棋走得像棋谱上那样。细想想,这实在是一件很无聊的事。

      相信还有更多中国家长们,在其间疑惑彷徨、挣扎摇摆。“‘爱比’的家长普遍陷入一种焦虑,这种焦虑是社会对孩子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造成的。”长期以来,成绩好、考进名牌大学、找到好工作就是好孩子的唯一标准。任何与之相悖的发展模式就会被视为失败的案例,家长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个性,缺少成长道路的规划。

      那么,家长们该如何进行科学的比较呢?比别人不如比自己,少横向比较,多纵向比较,拿孩子这次成绩和上次比,比较孩子的新优点和改掉的坏习惯,这样来得更实际一些。同时,要结合孩子自身特点,不能“刻舟求剑”,照搬成功模式。建议家长多关注成功者的外部因素,努力营造与之相似的家庭环境,不要再让“别人家的孩子”成为自己孩子的“宿敌”。

      很多成功人士在介绍成功经验时,往往只有一句话:“去做你想做的事。”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却普遍缺少鼓励孩子们做想做的事的精神。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的人生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