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不“踢猫”

作 者:
范杰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1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某公司董事长看报看得太入迷以至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这位老董愤怒至极,回到办公室,立即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走出老董办公室,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茬。接线员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对着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之后,也很恼火,便狠狠地踢了自己家里的猫一脚。

      人们在产生负面情绪后,会向比自己弱势的一方去发泄,弱势的会向更加弱势的一方去发泄。造成恶劣情绪的连锁反应,最后的那个环节便成为受伤害最严重的对象。这个原理就叫做“踢猫效应”。它提醒我们,不要把个人的负面情绪带到与别人的关系中,否则,会产生一系列连锁的负面反应。面对年幼的孩子,家长更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踢猫”。

      初霁在一家知名的外企设计部工作,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新产品开发遇到难题,久攻不下,初霁陷入焦躁困惑中。一天,她费尽心血设计的方案又被毙了,这时离规定时限已经很近了,她头痛欲裂。一进门,儿子丢丢满脸欢喜地扑过来:“妈妈,妈妈,今天,我看到蚂蚁上树了……”初霁不耐烦地挥挥手:“知道了,别烦我!”丢丢兴高采烈地摇着妈妈的手:“那些小蚂蚁真可爱。它们排着队,慢慢向树上爬,一点都不乱。妈妈,你再带我去公园看小蚂蚁吧,我可喜欢它们啦。”初霁猛地推开丢丢:“你还有完没完?讨厌!”丢丢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一旁的姥姥不干了:“你这是干嘛呀,孩子半天没见着你了,满心欢喜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你,你不理睬还发脾气,是不是我碍着你了?”说着,赌气进屋掉泪去了。儿子丢丢惊恐地跟在姥姥背后,也没说“妈妈再见”,晚上都不敢跟妈妈睡了。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孩子慢慢跟初霁疏远,怎么哄都不愿跟妈妈亲热了。苦恼之际,朋友告诉她,在孩子看来,发现蚂蚁上树的奥秘,其意义不亚于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恒星。他需要家长肯定他的用心与聪明,跟他一起分享发现的快乐,这对于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很有益处。可是,你却把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家里,孩子很美好的行为不但没有得到认同,还遭到呵斥,他会感到惶惑无助,不但情绪会受到打击,时间长了,对自己也会产生怀疑。

      很多家长像初霁这样放任自己的恶劣情绪泛滥,有意无意地让孩子经常处于被抛弃,被忽略,被恐吓,被羞辱,被压抑的状态下,内心充满了恐惧与忧伤,孤独与无助。这样的孩子长大就会形成怯懦、自卑、固执、狭隘、崇尚暴力的负面性格。

      人生在世,矛盾和问题难以避免,压力冲突更是常事。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及时主动地做好心理频道的转换,将负面情绪摒弃在家门之外,呈现在孩子面前的永远是和煦的春风与灿烂的阳光。

      学会自我解压。现代生活的压力,会让年轻的父母时常处于焦虑和抑郁中。情绪会变得尖刻、暴躁、挑剔与不耐烦。为了家庭气氛不被黑色笼罩,请年轻父母一定要善于调节心理,消除压力。运用转移注意力、运动减压、发泄减压、倾诉减压和自我调节等方法,尽快在外面把恶劣情绪释放干净,恢复心理的安宁和平静之后,再迈进家门,把不良情绪关在门外。人有七情六欲,家庭也是矛盾多发区。有了问题怎么办?要像防范传染病菌那样,谨言慎行。争吵,要避开孩子;牢骚更要远离孩子;尤其涉及夫妻双方以及婆家娘家等方面的敏感问题,更要谨慎小心,不让孩子的生活环境里有阴霾和暴雨。

      就事论事,不搞情绪化。很多家长跟孩子发火动怒,其根本原因并不是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家长内心存有恶劣情绪,才看什么都不顺眼,怎样做都有问题。家长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在批评孩子之前,先冷静下来想想,到底为什么生气?训斥孩子想达到什么目的?这样做会不会真正奏效?想清楚了再做打算,防止情绪化和头脑发热时做出愚蠢的举动。

      不拿孩子做出气筒。有些家长在外面吃了亏,或在配偶面前受了气,不敢反抗,就在更加弱势的孩子面前耍威风,通过征服孩子找回自尊。这样的暴虐会培养出孩子逆来顺受或者桀骜不驯的性格。

      不做应激反应。其实,有时孩子的问题,只不过是调皮、好奇、不知深浅,甚至是想做好事未做成而带来的。如果家长理智,可能一个笑容,一个鬼脸,拍拍肩膀就可以过去的。但在不善于控制情绪的家长那里,就会酿成一场暴风骤雨,将孩子的自尊自信戕害殆尽。

      做一个智慧家长,把负面情绪关在家门之外,带着明媚的阳光走向孩子吧。

      家教启示

      谁都会有烦恼,但烦恼不是用来转嫁的。尤其是家长把自己的烦心事转嫁到无辜的孩子身上就更不应该。学会“不踢猫”,是每一个家长都必须做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