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岁的孩子正是内心建设自我的关键时期,儿子不经意的一句话触动了我的痛处。 “他们都是装的” 寒假里,东东要完成语文老师留的八篇看图写话。孩子刚上二年级,对这项作业有点畏难情绪,晚上总要把我拉到他身边陪他一起写。 虽然我和儿子有三十年的代沟,儿子作文的结尾却与我小时候如出一辙。比如有这样一篇:下雨后,小主人赶紧打伞出门收回妈妈晾在外面的衣服。当儿子好不容易将事情叙述完后,终于心情轻松如释重负般写道:妈妈看着衣服,高兴地说:“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还有一篇写放学后下起了雨,老师把自己的雨衣借给了小红,这时小刚赶紧打着伞跑过来和老师一起回家。儿子这时示意我,不必再啰里啰嗦,写道:老师摸着小刚的头说:“你真是个好孩子。” 接连看见这样的结尾,我有点不满意,太平淡,太雷同。孩子这时已经没有耐心了,我商量着对他说:“要不咱们换种表扬方式吧,你觉得帮妈妈收衣服得到妈妈的表扬更开心呢,还是一个细心、有责任心的孩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更开心呢?”没想到,儿子说了一句话,听得我心里一惊——“他们都是装的。” 我定定神,问儿子:“你觉得他们做好事,都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表扬,都是装出来的吗?” “是。” “你们每天在学校帮助老师做事情,发发作业呀,擦擦黑板呀,都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吗?” “是。他们都装。” “你在家里每天倒垃圾、扫地,是为了得到妈妈的表扬吗?” “不是,那是我的活儿。” “小刚跟老师打一把伞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吗?” “是。” “老师把自己的雨衣借给小红是为了得到同学们的表扬吗?” “不是,是关心学生。” “那你在学校帮老师干活的时候开心吗?” “开心。” “你喜欢帮老师干活吗?” “喜欢。” “你也是装的吗?” “不是。” “你觉得其他同学会认为你是装的?” “是。” 听了孩子说这些话,我的心里有点乱。八岁的儿子心里已有子一些稚嫩的想法,但听起来有些消极。这么大的孩子,还不会体察自己的内心,不会表达自己情绪,而且自尊心很强,恐怕当自己遇到困扰的时候,也不习惯向身边的人倾诉,寻求帮助,我觉得,在东东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写完作业,收拾好书包,我陪着他边玩玩具边聊天,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缘由。事情有些久远,没想到在孩子的内心却留下了如此深刻的记忆,好像就在叙述不久前的一件事情。 儿子上幼儿园大班时,有一段时间在词语接龙和趣味英语两项学习中表现得非常出色,经常得到老师的夸奖。有几个孩子就说他显摆自己,说他装,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儿子听到别人的议论,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很受伤。孩子默默地观察周围的小朋友,他也负气地认为在班里爱表现的同学是为了显示自己,是在装。儿子说,有的同学,别人打他都不还手,他怕老师说他是坏孩子,他也是装。在幼儿园睡午觉,小胖睡不着,使劲闭着眼睛,折腾一中午,那也是装。脆弱的儿子终于决定采用消极防卫的办法抵御外辱:与其让你们说我装,那我不表现还不行吗,就这样,儿子学会了“低调”。 上小学后,随着阅历的增加,儿子的思想进一步“成熟”。儿子告诉我:“妈妈,我现在不会像小时候那样想,我觉得如果是我自己的事,比如好好学习,上课要遵守纪律,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夸奖,这是我应该做的,但是有的事情,和我无关,我干啥要做呀,我也不想装。老师的话,我认为有道理,我就听,没有道理,我就不听。” 我一下想起了三个月前发生的一件事: 中午儿子放学后告诉我老师要把他的小队长撤了,原来放学整队时,儿子前面和后面的两个调皮男生在打逗,班主任走过来把他们两个狠狠地训了一顿,而更大的惩罚落在了东东的头上:你身为班级小队长,一点儿责任心都没有,看着他们打闹,怎么不管他们呢?你这个小队长别当了。儿子满腹委屈地对我说:“妈妈,小队长就是管我们小组的,班长才应该管他们,老师为啥要撤我呢?不公平。”我说:“小队长也是班干部,要比其他同学对班级有更多的责任心,即使那不在你的职务范围内,你可以提醒提醒他们。这也是班干部帮老师做一些工作。”我原以为是老师在气头上,随口说说而已,儿子心里忐忑了几天,没想到,果真被拿下了。当时儿子很难过,说着气话:不当就不当,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不爱当呢。当时,我也为儿子感到难过,很多现实不会如我们所愿,也许孩子在挫折中会明白一些道理。 期末在儿子的学期评语中,在很多表扬肯定的话语之后,我们看到这样一句话:老师希望你在班级工作上能够积极一些,做老师的得力小助手。 曾经和孩子谈过这个问题,实在没想到,原来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在生活中,我也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和态度,听到一些否定的评价就会自我怀疑。只是随着年龄渐长,亡羊补牢,不断修正自己的个性,做不了一个内心坚定的人,那就做一个善于反思的人吧。 就做真实的自己吧 我的儿子看起来有点冷漠,其实拥有一颗火热的心。他渴望成功,渴望优秀,他愿意积极地表现自己,渴望别人的赞许,却又敏感脆弱,害怕失败,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同学们的风凉话让他很沮丧,坚持做自己还是寻求他人的赞赏,这种矛盾正是孩子心灵成长的诉求。只是他还不懂得思考批评来自于谁,批评的是否公正合理,更不明白如何坚持做自己,认真地对待自己的需求与偏好,培养自己的个性和内心坚定的力量。与其让你们说我装,干脆我也不表现给你们看了,省得你们说我。你们说我装,其实你们也在装。消极地看待自己,消极地看待别人,小小年纪学会了“低调”做人,其实孩子是对自己没有信心。 因为害怕受到议论和批评,孩子还可能变得胆小怕事。我有时觉得孩子还小,生活中并没有给予他充分的责任、规矩、男孩子的担当、感恩与爱的方面的教育,孩子不太分得清哪些是自己应该做的,哪些是自己喜欢做的,哪些是自己不喜欢做可以不必做的。“低调”以后,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做好,与我无关的事情,可不必去做。于是孩子变得自私冷漠,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