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偷拿家里的钱怎么办?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心理与健康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1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我的儿子今年9岁,一直都很听话,在家会帮着父母做家务,放学后自己主动做功课,在学校里的成绩也很好。最近发现他偷拿父亲的钱,这让我们很惊讶。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有位同学在路上摔倒,我儿子带他到附近的医院去看医生,还帮同学垫付了医疗费。我们听了很奇怪:他身上怎么会有钱?询问孩子后才知道,有一天他趁父亲睡午觉时,从父亲的桌子抽屉里拿了100元钱,到外面买些小东西送给同学。听了这件事情,我们做父母的很着急,但又不知该如何处理偷拿钱的儿子?

      曾文星:突然发现自己向来很乖的儿子拿了父亲的钱,而且还是“百元大钞”,到外面去花用,确实会让父母感到担忧。一般而言,在没有经过他人的同意而拿了别人的东西,从定义上说来,是“偷拿”的行为。可是我们首先要从心理的角度了解孩子的行为,才能决定如何反应与处理比较好。对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来说,他的脑子里对钱的数目并没有太多概念,他只知道钱是可以用来买东西的。因此,不要太过分惊讶孩子居然拿了那么大数目的钱。再者,也许孩子本来并不是想偷拿父亲的钱,而是在父亲房间里出于好奇打开抽屉,偶然发现放着一沓钱,一时心动就拿走了一张。因此,他并非有意图地偷拿东西。

      你的儿子拿钱去买小东西,送给朋友,可能是想获得同学的好感,或者向同学显摆自己有钱。同学受伤了,他带同学看医生,还很慷慨地替同学付钱,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孩子的本性是很善良的。从你的描述来看,孩子一直都很听话,在家里也会帮着干点家务活儿,主动做功课等等,这都说明你的孩子本质并不坏,没有所谓“反社会”的犯罪性素质。我们只能说平时他是个很乖巧的孩子,一时受了诱惑,没经好好考虑后果而拿了父亲的钱,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经常会犯的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假如孩子的年岁再大些,比如到了十二三岁,就有所不同,这时应该考虑孩子是不是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或缺乏道德感了。换句话说,也许同样是偷拿家里的钱,但我们要考虑孩子的年龄以及其认知能力而作适当的判断。

      与反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不同点 假如年纪小的孩子,从小就很自私,不会顾虑他人的需要,不懂体贴他人,东西总是想占为己有,不肯与别的孩子分享,喜欢动手打人,攻击性大,喜欢破坏东西,也喜欢虐待小动物,而且习惯性地喜欢说谎,那我们说这样的孩子可能有行为上的问题。当这样的孩子到了青少年,如果没有人正确引导,依然喜欢打架,破坏公物,欺骗别人,偷拿别人的东西而自己享用,做了坏事还不承认,也没有后悔之心,就会被称为具有反社会性人格的趋向。等到了成年,那些有反社会行为的孩子,就会习惯性地攻击别人,占别人的便宜,干犯法的事情,就会被认定是有犯罪行为的成人,要受到社会司法的制裁。跟这些比较严重的、习惯性的犯罪倾向者比较起来,本来很乖而守规矩的小孩,偶尔拿了父亲的钱,就不用太紧张与惊讶,应比较平淡地去处理问题。

      处理的要领 针对这样事情的发生,做父母的首先要好好跟孩子谈,说明没经过别人的同意而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应该的。教育孩子时,不要过于凶狠,否则会影响孩子将来自信心的发展。要耐心跟孩子解释,父母的钱都是辛苦挣来的,不能随随便便就花掉,让他体会钱的价值。接着,要跟孩子协商如何接受处罚。譬如两个星期不准外出游玩,不准看喜欢的电视节目,或者要做家务,帮母亲洗碗等。最主要的,大人要跟孩子讲道理,而不要用大声骂或体罚的方式来处罚。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及其不良后果,而不是简单地通过骂或体罚来表达父母的气愤或不满。

      作为父母,自己要注意平时不要把贵重的钱物随便乱放,以免诱惑孩子或让孩子有偷拿的机会。考虑到10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自己喜欢的小物件,父母可以定时发给孩子一点零用钱。最好经过奖励与工作制度,孩子做了什么家事,或者做了什么好事,可给予适当数目的奖金性质的零用钱。一来让他自己可以使用小钱练习到外面购买东西;二来可以让孩子开始养成节约与储蓄的习惯;三来可以体会金钱的价值,认识金钱是要靠自己努力工作才能获得的,可鼓励将来努力工作的动机与习惯。

      总的说来,孩子偷拿家里的钱虽然让做父母的有些失望,但在这样的年龄与他过去的行为表现看来,并不是那么严重。你们可以借此机会让孩子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错误中有所悔悟,这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