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6岁的时候,有一次他自己去邻家串门,跑回来问我:“阿姨要给我一块西瓜,我可以吃吗?”得到我的肯定回答后,他又跑回去说:“我妈说我可以吃那块西瓜!” 当时,我曾将这件事当成笑话讲,是因为觉得他那么死板地听我的话很可笑,也有点儿小得意。可是,现在,我却笑不出来了。因为11岁的孩子还是将妈妈的话奉为圣旨,一点都不好笑。 今天,儿子慌里慌张地上楼来跟我要五毛钱,给他一块钱,他还不要,非得五毛。好不容易才凑够了五个硬币,他下楼去了,却马上又回来了。原来,楼下的一个小孩子买了五块钱的零食,跟一块儿玩的同伴们分着吃,儿子觉得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就想上楼去拿五毛钱,给了他,再吃他的东西。不料,找齐了五个硬币下楼后,人家已经把东西分完吃光了! 我怕他心里委屈,就让他自己去买了吃,他捏着那五毛钱就又下搂去了。后来一想:不对啊,大伙儿都吃时他不参与,到他自己买了,因为少,又不能分给别人,这不就不合群了吗? 将此事说给他爸,他说:“‘不吃别人的东西’,应该是你曾经说过的吧?” 我一想,是说过这话。那是一两年之前了,儿子跟我讲,在放学路上跟他一块走的同学中有人买了零食,就有别的人跟他要着吃,儿子笑话那些人时,我是说过“咱们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吃”。记得那时儿子很坚定地说:“对,别人非给,咱也不要!”没想到,儿子把这个事记得这么牢! 我跟儿子讲,什么事都得有个度,当一块儿玩的小伙伴们都吃其中一个人的东西时,你也是可以吃的,只是,咱不随便跟人要着吃就行了。儿子想了想说:“要是吃东西的人超过三个,我就跟着吃,可以吗?” 我回了一句:“你自己掌握吧,不必什么事都听妈妈的,而且好多事都没有一定的规矩,更多的时候还得靠你自己看着办。” 儿子点了点头,似乎是听懂了。他是不是又将把我说的这句话记住,并作为以后的处事原则呢?我越来越多地感觉到迷茫,不知道应不应该把我的处世原则教给他,教给他,又应该用怎样的方式?还是应该让他自己在磕磕碰碰中去寻找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不完美的鱼 咨询师: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一个比较循规蹈矩的人?是不是经常把规矩,把是非对错看得过于重要?是不是有一些绝对化的思维:比如一件事情要么是正确的,要么就是错误的;一个人要么是好人,要么就是坏人。 其实,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语言的作用很有限。有时候,虽然我们的语言是正确的,说的也有道理,比如你告诉孩子在一些情境下可以灵活掌握。但是有没有无意中为孩子做得不合自己意,对孩子抱怨、指责?或者有没有仅仅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完美,就不停地反复推敲、琢磨,事事总要求自己做得绝对正确?其实,正是父母自身这些潜在的规则和行事方式,才会真正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到孩子,最后形成他自己的规则。 你的儿子已经有了追求完美的倾向。表现为:犹豫不决,谨小慎微,不允许自己犯错误,总想把事情处理得没有一点瑕疵,只有在规则非常明确的情境下才能行事,生活中需要非常高的确定性。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完美和确定性是不存在的,追求它只会限制自身的发展:比如总是要求自己遵守一些刻板的规则,对自己不满意、不信任。有时,对规则的过分追求,会为强迫倾向打下基础。 建议你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态放轻松,放弃自己对完美的追求,对自己和孩子都友好一些,要允许自己犯错,对孩子犯错也要持宽容的态度,为他的成长留下空间。你甚至还可以有意识地打破一些规则,犯点小错,或者引导孩子尝试一些其它的可能性,让生活多一些灵活性,多一些感性。 你说的没错,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在父母的指导下自我探索的过程,不可能是父母先认定一个模子,然后按照这个模子去要求、规范孩子的行为就可以完成的。孩子需要并且也有这样的能力,在磕磕碰碰中去寻找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去感受生活,去体验生命,并且在这样的寻找和体验中,走向成熟,完成他自己成长的使命。 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对规则的追求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