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则故事:一位校长去澳大利亚参观访问,负责接待的一位澳洲教育界人士说了句令他终生难忘的话:“你们中国的留学生在做学问方面是好样的,但他们不会做人。”那人还举了一个例子:中国、日本、加拿大等几个国家的留学生一同去郊游。野餐结束了,别的国家的留学生都自觉地收拾垃圾,中国的留学生却站在一边说:“有必要吗?这儿又没有人检查。” 掩卷沉思,想起一件事。家和学校之间有三个红灯,每个红灯的等待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90秒。那天下班很晚了,急急地骑车,还是在一个十字路口被红灯拦截了下来。我下车等待绿灯,一同等待的还有一对母女,此时过往的车辆不多,母亲已经推车前行了,但仍是红灯,孩子急忙拉住她说:“还是红灯呢。”那位母亲撇撇嘴:“没什么车子了,又没有人管,干吗不过去?”我也无视红灯,旁若无人地过去了,因为没有人检查。 岂止是那位母亲,岂止是这一件事,反思我现在的教育方式,不也是在以“检查”为目的督导孩子们吗?作业要好好写,因为老师会检查;卫生要打扫干净,因为大队部会检查,是评选文明班级的条件之一…… 记得一个周末,我和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一个学生问:“老师,这上面要擦吗?”我抬头一看,他指的是一个很隐蔽的部位,就摇了摇头。“为什么呢?这上面好脏的,您看……”于是他踮起脚尖,伸手用抹布抹了一下给我看,确实很脏。但我还是微笑着说:“那太高了,再说,那儿是没有人检查的。”学生听话地从桌子上跳了下来。我现在才发觉,我当时的那个微笑、那句不合时宜的话,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细细想来,这个微笑并非是我一时的过失,而是我一直以来“教育观念”发生偏离的结果。 孩子的模仿力极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视”下,或是正面或是负面的影响,而这一次,毫无疑问我是一个反面的角色。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检查”吗?它更应该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流、引导与示范,使之成为学生自身的一种需要。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恐怕只能是“检查”中的优秀人才,离开了“检查”会如何呢?答案可想而知。但愿我的警醒不算晚,也但愿像我一样的教育工作者的警醒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