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上小学四年级,非常调皮。小亮的妈妈总是当众指责批评他,说他“脑子笨”、“无可救药”,甚至罚小亮站在墙角,不许他吃晚饭。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打骂只是其中的一种,是惩罚的极端行为。错用、滥用惩罚,不负责任地对孩子的肉体和心灵施暴,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长此以往就会使惩罚失效,导致最终“管不住孩子”。而适当、适时、科学的惩罚却能对孩子起警戒作用,促使孩子改正错误,从而收到以罚代教、以罚助教的效果。 惩罚是一门家教艺术,惩罚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看父母能否使用得当。 学问1: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引起孩子的良性转化,那么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 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专家提示: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种经验,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父母只需要用自己的言语或行动向孩子表示一点不满,孩子就会觉得是对他的错误的惩罚,从而自觉改错。教育心理学认为,惩罚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批评,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没收他的玩具等等都是惩罚的手段和方式。 学问2: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 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他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辞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专家提示: 惩罚之所以能促使孩子改正错误,这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效果律在起作用。效果律认为:孩子“快乐则接受,痛苦则拒绝”,要使孩子继续或终止某种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做到这一点。事实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通过奖励的办法让孩子满足的,如孩子故意损坏东西、坚持“顶风作案”、乱提不切实际的要求等,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惩罚。 学问3:罚了又赏要不得 父母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 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真正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父母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用钱物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 专家提示: 惩罚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且还有一个使用方法的问题,正确使用可以以罚代教,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使孩子的坏习惯变本加厉。如有些孩子在感情冲动时会用坚持错误行为来报复惩罚,而惩罚的反复执行要么使孩子产生恐惧,要么使孩子破罐破摔,对惩罚“逆来顺受”无所谓,这都是不足取的。 学问4:及时惩罚莫迟疑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惩罚的效果部分是来自条件反射,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 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使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学问5:恶性转嫁不可行 俗话说:“世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父母在心情不好时很难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容易使自己恶劣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其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一来孩子无过受罚,父母小题大做,会使孩子感到有失公允;二来如果此时父母再因不能自制而使惩罚无限制地升级,则往往会激化孩子对父母的反抗情绪。因此,建议父母切勿在醉酒之后或自己心情不佳、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等时候惩罚孩子,以免过激失态,影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学问6:讽刺挖苦最忌讳 父母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 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做父母的应该牢记自己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不是为了图一时嘴巴痛快而去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学问7: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应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还将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罚了孩子以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孩子明白他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下去将有什么后果。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学问8:点到为止莫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