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在别人家过夜、不准和小朋友相约玩耍、不准参加学校戏剧演出、不准抱怨不能参加学校戏剧演出、不准看电视或打电子游戏、不准自选课余活动、功课不准得低于A的任何分数、不准在除了体育和戏剧的任何科目上得第一之外任何名次、不准学钢琴和小提琴之外的任何乐器、不准不学钢琴或小提琴…… 《华尔街日报》最近以《为什么中国妈妈更胜一筹》为题刊登了耶鲁大学法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的新书《虎妈战歌》的节选,书摘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十不准”,内容在许多赞成“放养”教育方式的西方人看起来“荒谬至极”,很快在网上引来了4000多条读者评论,并引发了对东西育儿方式的热烈讨论。 “什么对孩子才是最好的?”这是为人父母的永恒话题,东西教育方式的大论战也由北美进而延伸至全球。 有读者评论说,蔡美儿的做法是虐待儿童,甚至亚洲人“没有创造力”就是这种育儿方式的后果。除此之外,蔡美儿在文中对东方严厉教育的肯定和对西方“放养”教育的贬损,更激起了不少人反对,有许多美国家长公开表示,“这是一种挑衅”。 但也有不少美国家长认为,西方人应该借鉴这种严格的管教方式,不应将教育子女做得过于浪漫化,并坦承自己也是“虎爸虎妈”。 捅了“育儿经”这个马蜂窝的蔡美儿何许人也?按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的价值观来判断,1962年出生的蔡美儿可以算作精英人士。她来自菲律宾华裔移民家庭,在哈佛大学念过经济和法律,当过律师,眼下在耶鲁大学法学院当教授,家庭和美幸福,有两个成绩优异、聪颖过人的女儿。 在引起巨大反响后,蔡美儿表态说,《华尔街日报》上的节选多少有些断章取义,自己的“战歌”并不是一本“育儿手册”,而是一个母亲的心路历程,一种带自嘲的反思。她在采访中表示,东方家教方式的局限在于容易限制孩子们的选择,不适应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她后悔没有重视女儿的个性需求,也后悔有时过于严厉。但她不认同西方理想化的选择和自由,坚信家长更了解什么对孩子是好的,“如果让10岁的孩子去选择,他会永远选电脑游戏的”。 那么,严厉和放养哪个更能培养出优秀的后代?东方的教育方式是否真是导致亚洲孩子们缺乏创造力的主要原因?西方的“放养”又是否真的过于理想化?该让家长选择还是孩子自己选择?究竟何种教育方式“更胜一筹”? 美式教育:小学轻松、中学紧张、大学更紧张 潘忠礼(美国加州大学教授) 确定什么教育方式更优越的前提,是首先应该清楚孩子教育的目的和想要达到的目标。 教育的目的在于能够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和增强人的体质。当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们在社会生产中有一席之地,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作为贡献的回报而支持自身的生存。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也随之提高。 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环境,人们往往会忽略被教育主体,也就是孩子们的愿望和兴趣。有些父母会只关心孩子是否能上名校,是否能有一份耀眼的工作。也许父母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但同时,可能也有很多情况是父母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或希望子女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从而产生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并按照这种要求来教育孩子。 鉴于上面谈到的原因和东方文化的影响,许多中国父母会希望孩子成为天才、科学家、领导者和名人。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孩子从小每天早早就去学校,晚上很晚才回家,回到家里做功课到很晚,周末和假期又要上许多补习班和特长班。孩子小的时候本应是无忧无虑的快乐年代,但往往被社会和父母过早赋予太高的期望和责任,使他们过早地承受着他们所不应该承受的压力。 勿庸置疑,中国的学生在奥数等各种国际大赛中名次傲人,使得美国的许多人也大呼美国的教育需要改革。然而在这些光环的背后,有多少人真正在关心孩子们的快乐? 相比之下,就整个美国的大中小学教育系统而言,具有小学轻松、中学紧张、大学更紧张的特点。这样,孩子在年龄很小时,有充分的时间享受孩童的天真和浪漫时间。到中学后,孩子们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身体和精神上也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和责任,他们的功课因此也随之增加。这样的系统,较为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同时也可以避免过早的沉重负担而引起对学习厌倦的情绪。 实际上,真正成为科学家和从事高科技的人毕竟是少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这就像社会上需要各种机器,往往是越是专业的机器为生产所带来的效益越大,学生既需要教育,也需要兴趣和天赋,也就是说,对孩子应该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加以引导。 如果孩子在学习的早期没有过重的学习负担,他们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索他们的兴趣所在。没有必要去管孩子的兴趣如何,也没有必要要求孩子学什么都要在该领域出人头地。否则,不光孩子不喜欢,也可能产生厌倦情绪,同时将来孩子的知识面可能很窄。 美国式教育的另一大特点,反映在教育中运用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加其沟通能力。美国华尔街的一份报告称,美国大部分世界500强企业在招聘时,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更看重的是人的沟通能力。教育不应该是应试教育和读死书,如果在教育中,只强调课程学习,而忽视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美国的小学生就有机会参加竞选和演讲,对培养和展示学生的领导能力非常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