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陈信男 中国见证:“给力”家教就该狠一点 2011年寒假,上海悄然出现了推行西式教育的家长培训班,主张温和家教。然而在培训一段时间后,中国妈妈们却不买账,认为“不给力”,还是看好“虎妈”的严厉家教。 35岁的王华是一名8.岁孩子的母亲,2011年寒假,她和几个好姐妹一起报了个,“家长效能班”。培训班由较有名气的社会培训机构主办,一堂课平均200元。 王华参加的培训班有20名家长学员,大多和她一样是工薪阶层。“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做一名负责、合格的家长。”王华说,有趣的是,这些家长的孩子们成绩并不差,有的在班级里还排在前列。 然而,几堂课下来,很多家长却打起了退堂鼓,王华和她的朋友们也都选择了退出,最主要的理由是“教育理念相冲突”。王华说,培训班的理念太“西式”,似乎不适合中国妈妈。比如专家说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她反驳说:“我的孩子只有8岁,如果让他自己选择,他会永远选电脑游戏。”再如,专家表示不要逼孩子学习太多的东西,王华觉得道理大家都清楚,但没有可操作性,“让孩子轻松,是对他们的未来不负责任的表现。” 王华说,如今在她周围,有很多中国爸爸、中国妈妈都是“虎妈”的粉丝。虎妈的家教虽然严格,但很实用,“教育孩子,家长就得狠一点。”“虎妈”的教育方式虽然在国内外引起争议,但她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还有许许多多严格管教孩子的中国“虎妈”。为了让儿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王华从儿子读幼儿园大班起就当起了“陪读”,每天晚上做完作业才允许儿子玩一会儿,做不完不许睡觉,儿子小学二年级起就开始参加英语口语培训班等。 王华从事的是教育咨询行业,两年前曾随团出访国外,“其实外国家庭也并非都是‘和风细雨’般的教育。”她说,国外很多家长在孩子三岁时就让他们独自在房间睡觉,任凭怎么哭闹也不理不睬;一到寒暑假,以“吃苦锻炼”为目的的夏令营、修学旅行团很快满员。王华还发现,越是普通家庭,就越拥护严厉家教。 “如果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自尊,一味鼓励、赞许,很少直指缺点和严厉批评,孩子今后如何能经得起人生中的风风雨雨?”王华坚信,对孩子从小“抓一把”、“狠一点”是为他的将来负责,“宁可让孩子失去童年,也不能失去前途”。 编后语:中国父母严苛的教育,实质上是掌握孩子人生的最初“选择权”。孩子年幼时,不了解社会,也不可能会有明智、成熟的选择,需要家长为其作出正确的“选择”,家长要负起这个责任,督促孩子去实现这个“选择”。但随着孩子逐渐成熟,有了自己作出选择的能力时,家长就应该放手。 西方旁观:家有“虎妈”,教育更有优势 比尔·鲍威尔是一名美国人,与家人在上海生活。他的女儿艾比,今年6岁,在上海读一年级。阅读过《虎妈战歌》的节选后,鲍威尔写下了下面这篇文章: 艾比会说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还学习小提琴和芭蕾舞。周一到周日,她每天晚上都要做2~3小时的家庭作业。除了英语说得很流利外,艾比只是个普通的孩子,她在中国学校的同学,学习生活都跟她差不多。 艾比持有美国护照,但有着典型上海小孩的童年。这并不意味着她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学习,没有娱乐,她会跟邻居家的孩子们玩耍,有时看看电影。实际上,艾比的英语成绩之所以很优秀,经常看《狮子王》和《玩具总动员》是原因之一。根据《虎妈战歌》的内容判断,艾比比蔡美儿的女儿们自由多了。 就算按照中国的标准,蔡美儿对女儿们的要求也有点极端了。但她教育方式的动机并不极端,在我看来,在这篇节选里她最重要的观点是:“中国父母想让孩子强大,而非脆弱。” 这一点非常正确,在家里,我妻子教育艾比的基本立场就是生活非常艰难,艾比所受的教育必须能让她战胜这些困难。而我们的目标也正是如此,也许艾比现在并不怎么喜欢这种教育方式,但总有一天她会从中获益。 在对艾比的教育上,我妻子乔伊斯担任了主要角色。我负责指导艾比的英语,用英语阅读给她听,帮她纠正单词的拼写错误。乔伊斯的任务就繁重多了,每天晚上,她都坚持不懈地教艾比数学和中文。有时候,艾比会哭、会生闷气,但每天晚上她都得做功课。如果她把题目做错了,就得反复练习直到做对。我并未觉得,艾比因为这样的教育而成为一个饱受折磨、身心不健康的孩子。 蔡美儿《虎妈战歌》的节选中,有些观点并不正确。她宣称:“中国父母认为,只有擅长某件事情,才能体会到它的乐趣。”这不但不正确,还很荒唐,孩子们喜欢各种水平的体育运动,而并非局限于奥林匹克运动会。艾比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画画,跟其他孩子一样,她也是从画简笔画起步的。 对我来说,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首要区别,就如同蔡美儿在文章里引述的那样:在教导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每天花费的时间约是西方父母的10倍。就算这个时间是3倍而不是10倍,也是相当大的差距。不管蔡美儿的方式是否过分,都别担心,当艾比做错数学题时,我们不会骂她是“废物”。当涉及孩子的教育时,有个中国妈妈是巨大优势,我很庆幸,我女儿有个中国妈妈。 编后语;当孩子回头看时,相信他们一定很理解,也很感激父母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