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补”父爱,优秀女儿成了问题生

作 者:
载言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华家教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1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齐先生与妻子赵女士是大学同学,毕业后没多久两人就结了婚,后来有了女儿晓蔓。

      起初这个三口之家日子过得平静幸福。后来齐先生辞职开始做生意,不到三年时间已身价不菲。可这时,他却和女助手走到了一起,继而向妻子提出离婚。

      赵女士是位中学教师,离婚后并没有要丈夫的补偿,只带走了上小学的女儿。赵女士一心想靠自己的力量把女儿培养成才,平时对女儿管得很紧,晓蔓也非常争气,考上了重点初中,在班里一直是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优秀学生。

      齐先生的第二次婚姻很短暂,几年后他又和赵女士复婚。可自从父母复婚后,晓蔓却渐渐有了变化。平时赵女士对女儿管教比较严格,晓蔓在她面前从不会提出过分的要求,她知道妈妈一定不会答应。但爸爸就不同了,对她总是有求必应,妈妈那里通不过的,磨爸爸一定会成功。

      复婚后的第一个春节,齐先生不但给了晓蔓1万元压岁钱,还给她买了部新款诺基亚超薄手机。春节期间,和朋友聚会时也带着晓蔓,为了不让女儿“落后”于朋友的那些孩子,他带女儿到商场里一通采购,把晓蔓从头到脚用名牌包装了一番,只要女儿看上眼的,全都收入囊中。

      聚会中,齐先生的朋友大都带着孩子来应酬,这些孩子都是一身名牌,玩的也是最新潮的电子产品。晓蔓和这些衣着光鲜、时尚的同龄人在一起,心里暗暗起了变化。以前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生活过得比较简朴,关注的也是学业成绩,自从在聚会中认识了这些新朋友,话题更多地围绕着各种名牌、新潮流打转。

      寒假开学后,晓蔓的一身名牌装束和价值不菲的手机,让她在班里风光了一阵子,她又是学习尖子,有几个男生还成了她的“粉丝”,有个叫李纯的男生对她更是殷勤,让晓蔓心里颇为得意,越发喜欢这种生活。

      这年7月,赵女士所在学校组织老师去广西旅游,恰巧齐先生的一位客户约他到大连度假,晓蔓便和爸爸一起去了大连。在大连的几天时间里,晓蔓住在高档海景宾馆里,每天下海游泳、吃海鲜,逛游乐园,非常开心。爸爸和客户叔叔每天谈论的都是如何挣钱、花钱之类的话题,让她觉得很新鲜。爸爸的客户还送给晓蔓一个高档笔记本电脑作为临别礼物,让晓蔓欣喜不已。

      回到家后,晓蔓便趁妈妈不在恳求爸爸装了宽带,每天都泡在网上打游戏,与同学聊QQ。

      几天后,赵女士回来看到女儿有了笔记本电脑,还开通了网络,心里非常诧异。她在学校担任班主任,班里有几个学生整天旷课、逃学去网吧,因此,她坚持不让女儿上网。没想到,复婚后丈夫对女儿如此的娇宠,女儿成天上网聊天、玩游戏,丈夫也放任自流。这让赵女士非常生气,而齐先生则认为不能因为网络的负面作用而因噎废食。

      在老爸的支持下,晓蔓在班里很快跻身时尚一族,有时甚至半夜起来悄悄上网与别人聊天。晓蔓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一下子倒退了20名,班主任把晓蔓这学期的表现如实告诉了赵女士。

      赵女士很吃惊,随后的暑假,果断地取消了家里的宽带上网,然后给女儿布置了很多学习任务,晓蔓对此叫苦不迭。她又悄悄让爸爸帮忙开通了手机上网,只要妈妈不在家,她就用手机上网打游戏,聊QQ。有时,李纯约她到游戏厅打游戏、溜冰、看电影或去看歌星演唱会,晓蔓也编造理由前去赴约,如果妈妈不让她外出,爸爸就会帮她说话。

      这年元旦,赵女士在老家的母亲腿摔了,她要回老家看望母亲。临走前,叮嘱丈夫照顾好女儿。赵女士前脚刚走,齐先生便因为生意上的事情要赶赴上海,考虑时间不长,他给妻子发了个短信说明情况,然后给晓蔓留下一千元钱,叮嘱了几句就走了。

      大人都不在家,晓蔓便邀李纯到家里来玩。两人看了会儿电视,觉得没什么意思,李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打开手机上了网,进到一个网站,让晓蔓看。原来这是一个黄色网站,两人看了里面的内容以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竟偷尝了禁果。

      而这时因不放心女儿提前回家的赵女士,听到女儿房里有异样声音,就打开门走了进去。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

      赵女士的情绪始终无法平复,在她看来,是丈夫的放纵使女儿变成如今这样。后来,她帮女儿转了学,希望她能从新开始。

      晓蔓从一个优秀孩子变成了问题生,这看似是她本人的问题,其实,我们更应该从赵女士和齐先生对女儿的教育方式入手来看待此事。复婚前后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而且两人对女儿的教育态度也不一致,这些势必会对晓蔓造成很大的影响。齐先生急于补偿的心理,使他对晓蔓有求必应,物质上满足、行为上纵容,以为这样就是对孩子的爱。而晓蔓在经历母亲过去的严管之后,突然进入到一个花花世界,自然会受到吸引诱惑,家长却没注意到她的这种变化,直到事情发生。这个案例也值得家长思考,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怎样爱孩子。其实爱也和其他很多事一样,过犹不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