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前的李泰伯,鼻子底下有一颗硕大的青春痘,嘴角有尚未变成胡须的小绒毛,眼镜后的目光含着亲近与随和。言谈间他对自己的成长经历轻描淡写,却能让人感受到,这年轻人骨子里都是满满的自信。 是啊,他太有自信的资本了。 高一,参加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北京赛区一等奖,彼时,他是北京地区历届获奖者中年纪最小的。也是因为这次考试,他获得了保送北大数学系的资格。 而在2010年高考中,李泰伯以总分703分的成绩摘得北京市理科状元的殊荣。其中,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加20分,加分是第一名,裸分还是第一名。 若是因为这个吓人的高分就判断李泰伯必定是个书呆子的话,那你就错了。高中三年,李泰伯一直是班长,高二的时候兼任学生会主席、模拟联合国协会主席,同时还是宿舍管理委员会的委员,甚至是鲁迅纪念馆的讲解员。不要以为这些都是“虚职”,李泰伯可是轰轰烈烈地带领同学干过很多“大事”,是学校一呼百应的“人气领袖”。 高中学习那么紧张,他怎么有精力做这么多事?当记者向李泰伯打探有何独门“秘籍”时,他认真思考了一下,“去除学校的教育因素和个人的智力因素,其余的都要归功于父母的家庭教育。” 李泰伯一家三口住在丰台区某军队家属院里,这个家没有任何奢华的家具和装饰,也没有压力和负担,有的是顺畅的沟通和暖暖的爱。 “孩子,我们尊重你的选择” 相比成绩而言,李泰伯的父母更加看重他的性格教育,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而独立性的培养,是从让孩子独立做选择开始的。 “我记忆中爸爸妈妈一直把我当成一个人看待,我不是个小毛头,我有选择的权利,有辩解的权利,并且我也有自尊心。”在李泰伯的印象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几乎是伴随了整个成长过程。 5岁的时候,在水果摊前,妈妈说:“今天给你买两种水果,你来选。”李泰伯首先选了苹果,其后在桃子和橙子之间犹豫不决,他抬头征询妈妈的意见,妈妈目光坚定地告诉他,真的只能选择两种。他最后选了苹果和桃子回家的路上妈妈牵着他的手告诉他:“选择了桃子,就意味着放弃橙子的美味,这就是你决定后要承担的结果。” 彼时5岁的小泰伯并不能明白妈妈的意思,但他记住了“自己做选择,就得承担后果”这句话。在以后的生活里,他总是在给自己做选择,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择校的问题。 小升初,爸爸妈妈希望他能选择一所离家近的学校,比如十二中,步行只需十几分钟的时间。可是李泰伯有自己的想法,他想上人大附中,做一名寄宿生。 李泰伯陈述了自己选择人大附中的几个理由,仍旧没有说服父母,但是最后,爸爸表态:“我和妈妈不想让你去人大附,是因为舍不得你寄宿。虽然现在仍旧不能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们尊重你的决定。” 就这样,李泰伯将自己变成了一名寄宿生,从一个人的卧室搬进了8人的宿舍,去卫生间要穿过整个楼道,自己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条件比家里苦很多,不过李泰伯欣然接受了。“我得到的是一个新奇的世界。寄宿生活里有同龄人的碰撞、融合、分歧和友谊。” 这就是李泰伯,遵从心意做决定,自己承担后果。高考前夕这样的场景再次重演,这次父母似乎更加“有理由”。从2010年3月份开始,李泰伯陆续参加了十几家国外知名大学的笔试、面试,都没有拿到offer(录取通知)。而此时,李泰伯向父母提出想放弃北大数学系的保送资格,报考清华大学的电子系。 父母不同意,他们认为这个决定太冒险,如果万一失手,结果是鸡飞蛋打一场空。 可是,李泰伯很坚持,理由有三个:其一,自己热爱数学,但是更加着迷日新月异的电子科技;其二,距离高考还有3个星期,自己有一套完整的备战计划,信心满满;第三,不喜欢“被安排”,自己的生活里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性。 这是一次激烈的争论,最后,爸爸妈妈说:“这一次,我们真的不赞同,但是我们仍旧支持你。儿子,去做吧!”李泰伯没有让他们失望,703分,理所当然的第一名。 让一个小孩做选择,最初,他的决定可能看起来并不那么“明智”,但是不妨让他体验选择的后果,在那些或者好或者糟糕的体验中,让他更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明确了想要的,他就自然会去努力争取。在李泰伯的父母看来,会选择,是孩子安身立命的一种本事,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关键一步。孩子早晚会离开父母,会做选择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独立。 身教胜于言传 爸爸是博士,按理说应该会给李泰伯很多辅导吧?李泰伯笑着回忆,好像也就上小学时辅导过两三次,在他的印象里,爸爸妈妈一直都在忙着各自的“功课”。 “我们家我是看电视相对多的那一个,爸爸妈妈一直在用功学习,所以并没有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在李泰伯的眼里,爸爸有才气、有思想;而妈妈有韧性、有追求。他希望自己能将他们的优点“二合一”。 李泰伯敬重“才思敏捷、思想深刻”的爸爸,但更加佩服只有高中学历的妈妈。 “50岁的人了从来没停止过学习,不可思议吧?”李泰伯说这话的时候眼里满是敬佩。 小时候一直觉得妈妈和别的妈妈不太一样,不会守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剧,也不爱聊些家长里短的八卦,除了做家务,就是伏在书桌前写写算算。